呂理煌進駐第九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2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凌莉╱台北報導
 在台南藝術學院校園一片被果林包圍成的山坡地裡,呂理煌帶著他的建築團隊建造一座繁殖場般的建築工作環境,針對建築材料與構造的可能性進行探索和實驗,他強調「實作」態度的訓練,讓參與者的「身體」去感知空間和自然環境,並且將此對話納入實驗作品,建築與大地生態連結是該計畫關懷的創作重點。

 呂理煌這樣的概念獲得評審團認同,獲得代表參加明年六月「第九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的機會,作品《建築繁殖場》將從台南移植到威尼斯,他說,把空間作品完成後,就等待當地觀者進入空間形成對話。

 每屆威尼斯建築展都由策展人根據當時國際建築情境訂立不同的展出主題,明年主題為「建築的蛻變」。

對本屆建築雙年展策展相當熟悉的羅馬藝術學院教授菲利普.薩爾瓦提就認為,《建築繁殖場》成功地結合過去與現代建築走向,符合策展主題。

他說,這件作品在呈現古典建築特色之餘,也提供未來建築的可能性,在任何地方或國家都適合展現。

 而美國建築師彼得.傑.茨威格則認為,《建築繁殖場》在新城市化的發展概念下,仍保有過去的記憶;整個作品的實驗性強,發展過程有其持久性。

他說,這樣的作品能夠適切地表達「台灣印象」。來自荷蘭皇家建築學院的葛特.烏爾漢則提出這項計畫必須永續經營的建議,他表示,《建築繁殖場》建構出來的環境與氣氛可以引導國際建築界有更多的討論,他希望能夠從教育著手,藉由交換學生計畫,鼓勵城市間進行論壇。

 「第九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將植入《建築繁殖場》,整個建築構造會佈滿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內部分為三個展覽室,在設計上提供一個可供觸摸、休息、探索、踱步等場所。

呂理煌說,工作團隊將在台南藝術學院內先建造一個一比一等比例的建築空間,搭配特殊的結構工法,克服普里奇歐尼宮既定的限制,再運用拆組式建造法完成,最後再到普里奇歐尼宮現場進行組合安裝。

 呂理煌說,此作品在台灣完成的是一個物件,藉由該物件與當地觀者互動才能營造出氣氛,也才是個空間。他說,普里奇歐尼宮因為有此一外來建築物件植入與穿透,才得蛻變。

國立台灣美術館表示,今年特別將獎金從上屆的一百二十萬元提升到三百萬元台幣,另外,也提供其他二組入圍團隊台北─威尼斯來回機票。

不過,呂理煌說,《建築繁殖場》的成本就要四百八十五萬餘元台幣,不夠的部分將進行募款。(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伊斯坦堡遭恐怖攻擊 美關閉總領事館
伊斯坦堡爆炸案  至少二十五死三百九十傷
安南讚賞中東非政府間和解努力
北京拖欠建築民工薪資約三十億元人民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