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牛肉均含脂肪宜少吃

豬肉受港人歡迎 牛肉市場漸萎縮

人氣 4
標籤: ,

【大紀元12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綜合報道/走進香港的街市,都會發現賣豬肉的攤檔起碼有兩檔,但不一定會賣牛肉的檔口,這反映香港人近年偏愛吃豬肉而日漸捨棄牛肉。港府最新資料發現,過去20年豬肉食用量增加近20%,牛肉則少吃了14%。市面上,豬肉的菜式每每推陳出新,以致緊貼潮流的香港人不會遺忘豬肉,近年新款豬肉菜式如豬頸肉及澳門豬扒包等仍大受市民歡迎。醫學界認為,這與不時有瘋牛症等不利牛肉的報道有關,但提醒市民,牛肉與豬肉都含脂肪,食用均需適量。

牛肉食量續年減

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1996年人均豬肉總食用量與人均牛肉總食用量的比例,大致保持為3:1;但1997年起比例突然上升,至去年每人每日食用105.2克豬肉及23.3克牛肉,比例升至4.5:1。

澳門一間有名的茶餐廳五年前在港設店,並引入澳門豬扒包,大受歡迎,於是各大食肆等相相仿效。據稱,該茶餐廳現時全線四間分店每日賣出逾四千個豬扒包,焗豬扒飯亦賣出數百碟;反而牛肉菜餚較失色,現時餐牌只剩下咖啡牛肉飯。

豬項肉身價暴升

至於越南菜館,除了傳統香茅豬扒飯外,近年興起的豬頸肉亦成為食客必點菜式。由於豬頸肉心較多脂肪,最佳烹調方法是燒或焗。豬頸肉在外地不太受歡迎,連泰國亦多用作沙律,反而在香港卻因多人進食而升價十倍。

豬頸肉又名「肉青」,屬豬頸及豬臉的肉,以往被視作下等肉,內地用以製臘腸,近年本港卻大受歡迎。據了解,豬隻從小到大,必須注射好幾劑疫苗和抗生素,以防止感染豬瘟和口蹄疫。少說10針。豬頸子和屁股是最佳的注射部位,但因為豬屁股的肉好吃,不能浪費,絕大多數人才選擇從豬頸部下針。故不宜多吃豬頸肉。

豬牛肉均含脂肪

醫學會會長勞永樂認為,近年時有不利牛肉的報道,如瘋牛症及O157大腸桿菌等,部份人又認為牛肉含大量脂肪,會造成心臟血管疾病。不過,他強調,無論豬肉及牛肉均含脂肪,食用都須適量,亦沒證據顯示牛肉較豬肉含較多細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敏感日」前後 港府引23條拘捕至少10人
兩窮國居港投資移民申請前列 曝中國人潤走途徑
黃大仙昨晚停電4小時 港政府要求中電出資聘獨立顧問檢討(更新)
港府下週發表氫能發展策略 年內推氫能垃圾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