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被别人代表的文化一定是没有生命的化石

——九評三個代表之七

佚名

標籤:

【大紀元12月5日訊】劉路按:1998年,中共領導人江澤民在廣州的一次幹部會議上提出了“三個代表”的理論,即宣稱中共“要始終代表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個理論的提出在中國大陸引起軒然大波,共產黨左派認爲這個理論徹底背叛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將中共改編成了一個全民黨。自由主義右派則認爲,“三個代表”口惠而實不至,是爲當婊子而立的牌坊。雖然面對來自左右兩派的攻擊,但中共還是堅持將這個理論寫入了黨章,並準備于明年寫入憲法。這篇發表於中國大陸BBS上的文章對三個代表的理論做了深刻評述,有獨到的見解。因作者已不可考,本人因襲中共九評蘇共的體例,篡成九篇,總稱爲九評三個代表。

近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化經歷了兩個時期,計劃文化時期和市場文化時期,無論哪個時期,書禁和報禁(現在又加上了網禁)始終規定著中國一切文化生存的方向。上上下下都有宣傳部,謀臣似雨,目光如炬,手下的研究所,出版社,製片廠,電視臺,干擾波,防火牆,以及學校,劇團,文聯,書店,都配備了站崗放哨的人,守土有責。在如此嚴密的偵察防禦體系下居然還能如火如荼繁榮發達的党國文化,其“先進性”可想而知。賣座的也許是能使滿朝文武笑得合不攏嘴的快活文化,最正宗的無疑是主旋律文化,裝模作樣的面子文化,指鹿爲馬的騙子文化,催人健忘的麻醉文化。白熱狂想曲的主旋律正在與時俱進,更新換代:第一主旋律是階級鬥爭至上,業已偃旗息鼓;第二主旋律是社會主義至上,漸漸黯然淡出;第三主旋律是惟我獨尊的國家至上,眼下正在鑼鼓喧騰。下一個主題是什么?不知道,也不必問,反正一切行動聽指揮,遵從三個代表指引的方向去搶佔陣地就是了。

通過書報檢查制度指引方向,國家就能進入世界強國之林,實現民族復興了嗎?也許希特勒有這種本領,在中國歷史上找不到類似的紀錄。

中國確曾有過文化昌明的黃金時代,至少兩次。一次是古代,春秋戰國,群雄鼎立,忙於合縱連橫,征伐攻戰,誰都沒有精力去代表“先進”文化和打擊“落後”文化,使諸子百家得到了獨立思考和自由交流的可能,出現了幾百年的爭鳴期。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身受其益,因而被稱爲有燦爛文明的古國之一。後來,統一了,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獨尊儒術,把九十九家打殺,把一家捧殺。這兩個智商不低的外行,想以帝王之尊“代表”中國文化,都沒有成功,千年之後,百代之下,被毛澤東評爲“略輸文采”,不夠風流。

第二次是半個世紀以前。辛亥革命後,皇帝不中用了。戰亂頻仍。除了民族戰爭,還有連綿不斷的軍閥戰爭和政黨戰爭,爭霸的人全力以赴抓槍桿子,使文化好不容易又得到了一次喘息的機會。持續時間雖然不到四十年,意義甚爲重大,她發揚了諸子百家獨立思考和自由交流的精神,打開了夜郎頭上的井蓋,使中國人望到了現代文明的新天地。飲水思源,今天的火種大多是那個時候的普羅米修斯從西方取來的。接下去的事情,大家都曉得,毛澤東統一天下,四海爲家,他當了家長。他是一位無所不曉的“風流人物”,親自出馬“代表”文化。他認爲,文化同打仗一樣,是戰線,是陣地,無產階級不去佔領,資產階級必去佔領,於是攻克和確保文化陣地的使命就歷史地落到了他的政黨身上。這個政黨,在百花齊放的口號下修煉了鋤毒草的全套功夫,年年鋤,月月鋤,樂此不疲。毛澤東發明的群衆性、業餘性、大張旗鼓的鋤毒草運動,正在通過書報檢查官之手,發展成爲高技術、高密度、全天候的洗腦消毒監督專業網,官方的說法叫“警鐘長鳴”。

文化是活的,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即使微弱如小草,被壓在石板底下,也會自己追求光明,自己辨認方向,不消別人“代表”。被書禁、報禁、網禁代表方向的“先進文化”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實在猜不出來,估計是些沒有生命的化石。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一位老公的懺悔信
修煉人看世界:迷中尋
修煉人看世界:美的再現
報告文學:“農民英雄”孫大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