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源紐約談中國政改直選總統

標籤:

【大紀元2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2月19日報導) 中國民間社會政治學者曹思源最近在紐約表示,中共16大提出了抓緊建設政治文明,以及目前黨的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由不同的人擔任的情況,形成了中國50年來所從未出現過的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最好時機。曹思源說,為此他提出了主權在民、四權分立、議會民主、直選總統、黨政分開的政治改革主張。

前來美國華盛頓參加白宮祈禱早餐會,順道到紐約與學界和華人社區交流的中國民間社會政治學者曹思源星期天在紐約法拉盛圖書館開講“十字路口上的中國”。只能容納一百多的小會議室擠得座無虛席。肢體語言極為豐富的曹思源風趣地說,他抓住16大報告中“抓緊政治文明建設,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話做文章。他說,他發現這兩個詞是有區別的:“就是你說政治改革的時候,人家老跟你說,經濟改革抓緊一點,政治改革可以慢一點,政治改革是可慢可快,但是政治文明你就不能說,政治文明,慢一點嘛,我們先野蠻一段時間再說吧,不行!這個詞是不能夠逆轉的。”

曹思源抓住這一機會,寫了一本 *弱勢黨魁出現是好現像*

曹思源說:“我現在看到一個可喜的現象,中國共產黨的黨魁從來都是強勢人物,可是胡錦濤強不強?不強。他是一個弱勢的黨魁。中共50年來第一次出現了一個弱勢黨魁。而國家主席是元首,他是一個強勢的人物。於是出現了一個弱勢黨魁和強勢元首的搭配。 如果這一格局能夠保持下去,政治體制改革就有了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弱勢黨魁對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某些部份,比如說,黨政分開,他就不太容易反對。”

曹思源說,中國的國家主席歷來是沒有實權的。為了改變這一思維定勢,使中國的國家元首有職有權,他建議在中國盡快實行總統制。他認為現在中國實行的集體領導實際上是集體不負責:“出了問題就說是我們共同研究決定的。打板子、要打屁股的時候,板子舉起來,打誰?打誰?集體領導,沒有屁股可打。現代制度下的總統制是個人負責的。”

曹思源說,大躍進時中國餓死了四百萬人,誰的責任?集體領導的:“我看餓死一百萬人,毛澤東就應當辭職。你是領袖嘛!可是因為沒有總統制,我們習慣了,大家來扛,大家沒有責任。最後,誰要講58年餓死人誰打成反革命!”

曹思源說,中國現在實行總統制的可行性在於,黨的領袖是弱勢黨魁,參加競選的候選人一定都是共產黨員。由共產黨員擔任總統,不會否定現在的共產黨領導,不會產生太大的震動。而如果實行了總統制,中國政治改革50年遭遇的最大問題黨政分家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其他政改問題,如軍隊國家化等問題,也將比較容易解決。

現在在北京擔任思源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總裁和兼並與破產自選事務所所長的曹思源,手下有20多位員工。曹思源曾經在國務院研究中心、國務院辦公廳及國家體改委工作 。近年來,曹思遠先後協作出版了18本書,有“曹破產”、“曹政改”之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市里政改革 林正修密集訪里長加強溝通
財改會落幕提出調降土增稅率等多項建議措施
胡平:權貴私有化與矯正正義
大減人事經費 林全:有困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