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辯論日本經濟是否會崩潰

標籤:

【大紀元2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月7日報導) 人們一直在議論中國即將崩潰。但是一位美國的日本經濟專家認為,日本已經具備了發生經濟危機的條件,跟中國相比,日本經濟崩潰可能要比中國更早。不過日本金融界人士認為,雖然日本存在許多問題,但要說日本經濟馬上會崩潰,似乎過於誇張。

日本經濟低迷已經持續多年。許多人雖然不對日本經濟近期前景看好,可也不認為日本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會很快爆發嚴重危機,甚至崩潰。但是,美國著名的日本經濟專家伯特﹒伊賴近日在華盛頓一次研討會上表示,日本經濟面臨崩潰的危險,各種改革補救措施都將無濟於事。

伊賴是“伊賴金融機構與貨幣政策咨詢公司”的總裁。他曾經在1992年美國銀行業深陷困境的時候做出過準確預測,認為美國商業銀行系統並沒有發生危機。他的判斷為後來的發展所證實。伊賴在華盛頓的“日本情報”研究所組織的研討會上肯定地表示,他對日本經濟崩潰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懷疑,認為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說中國經濟存在崩潰的可能,那麼日本經濟崩潰應該走在中國之前。

*政府債務積重難返*

伊賴指出:“我認為一個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無法收回的債務還在繼續增加。這是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的。2002到2003年財政年度政府債務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下降的原因是財務計算方法造成的,並不說明政府債務出現了下降的勢頭。政府預算赤字推動債務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稅收顯著減少。這個下降趨勢從90年代初一直持續到現在。而與此同時,政府開支和國家的預算赤字都在快速增長。”

伊賴認為,由於債務問題積重難返,中央銀行採取的“零利率”措施也無助於事。日本公司和家庭在經濟形勢日益惡化的情況下,加速了資本外逃。日本股市雖然大幅跌落,日經平均指數從八十年代末的近四萬點猛跌到現在的不到一萬點,但公司股票的價格依然大大超過它們的實際價值。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經濟的崛起和東南亞地區經濟的恢復,日本許多企業已經遷移出去,經濟空洞化正在迅速進行。再加上日本政界紛爭,缺乏有效的領導,經濟危機的爆發隨時都可能出現。

在談到觸發經濟危機因素的時候,伊賴列舉了五大因素。一是政治動盪。如果執政的自由民主黨內部分裂繼續擴大,導致國家領導系統癱瘓,就會加劇經濟問題。二是資本外逃速度加快。多年以來,日本一直是世界主要的債權國。但由於經濟越來越不景氣,債務不斷增加。按這個趨勢持續下去,用不了多久,日本就會變成一個淨債務國。三是亞洲地區經濟動盪。如果朝鮮半島發生危機,中國出現動亂,或者香港放棄港幣跟美元掛鉤,都會對日本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從而引發經濟危機。四是石油價格攀升過高,且居高不下,這對高度依賴石油的日本經濟來說也是不堪承受的打擊。第五個因素就是日本政府加快銀行系統的改革。

伊賴說:“滑稽的是,觸發危機的因素之一是政府加速清理日本銀行系統的問題。原因是,清理銀行問題,比如切斷給那些經營不善的公司貸款,降低它們的信用等級,這些公司就得關門,無法支付員工的工資。這就很可能觸發社會動盪。”

*日本金融專家不悲觀*

不過,參加這次研討會的一位日本金融界專家認為伊賴的觀點過於悲觀。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認為,政府債務究竟能不能維持下去還有待研究,另外還有一些阻止危機發生的因素也在發生作用。這位日本專家說:“一般來說,要對政府債務是否可以持續的問題做出評估,需要看一看政府未來的資產負債表中的主要項目就可以了。如果資產額大於債務額,就應該認為是可以承擔的,否則就會破產。所以這要看稅收增長情況,而稅收狀況則取決於經濟增長情況。”

這位日本金融專家指出,日本政府現在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削減支出,二是調整經濟結構,增加經濟增長的動力。當然這些努力的最後成效如何目前還難以知曉,但政府債務導致經濟危機的看法顯然缺乏說服力。

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日本權威金融機構的人士還表示,日本國內現在是有不少人對經濟感到擔心,可還沒有發展到恐慌程度。一些公司和家庭往國外轉移資金的事是有的,但所佔的百分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大部份資本變動還是在國內進行,不會引起日元貶值。再看一般老百姓,怨言不少,但跟中國到處出現工人抗議示威的情形相比還差得很遠,罷工,遊行在日本並不多見,所以也難以說已經發展到危機階段。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駐華大使:中共說一套做一套 嚴重背信
【直播預告】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週四登場
美眾院通過法輪功保護法 學者:遲來的正義
策略師分析:拜登川普首場辯論的風險機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