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學者說大陸政治體制改革明顯滯後

人氣 2

【大紀元3月6日訊】(中央社記者吳顯申新加坡六日專電)一位中國大陸政治學者認為,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政治體制改革,明顯滯後於經濟體制的改革。八零年代中期以前第一階段的改革,可以說基本上沒有成功。

上海的復旦大學政治學、公共行政學教授浦興祖告訴「聯合早報」說,五十多年以來,國務院的機構改革,行政體制改革經歷過三個階段。八零年代中期以前第一階段的改革,處在計劃經濟,和計劃經濟剛剛開始起步轉向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可以說基本上沒有成功。 

  他指出,歷史上國務院下設機構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個,人員五萬多,是在一九八一年。那時副總理是十八位,個別部裡的副部長二十八個。背景就是文革結束了,一是要開展經濟建設,加強經濟管理,很多班子、機構重新恢復。

  另一個是政治上的因素。文革結束,原來被「打倒」的人,政治上得到平反,官復原職。不少人受過迫害,身體較差,年紀也大,真正幹事的還要有一批人。人員自然就多,副職也多。

  後來,一九八二年搞了一次機構改革,當時鄧小平說了一句話:「精簡機構就是一場革命」,試圖用革命的精神來解決這個問題。

  浦興祖分析說,在計劃經濟體制,或者計劃經濟痕跡比較明顯的情況下,強調政府依靠行政權力配置資源,是全能政府的觀念。政府既然要管得相當廣泛和具體,機構和人員就不可能真正精簡,精簡了也會反彈。

  八零年代中期以後特別到九零年代初,明確提出市場經濟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市場經濟越來越明顯,給後來的機構改革,提供了新的背景。改革進入第二階段。

  中共第十三屆全國代表大會提出「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機構改革的關鍵」”這一新思路,也成為改革的指導思想。這樣一個新的指導思想,在八零年代中期能提出來,動因倒不是在行政系統本身,而是經濟體制向行政體制提出了要求。

  他認為,目前的主要問題,還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夠有力,其關鍵在於人的因素。行政職能背後就是權力,權力背後是利益。政府權力應該是謀公眾利益。但實際上,同時可以為官員謀取私利。從這個意義上講,轉變職能很可能觸及官員的個人利益。所以存在這樣的障礙。

  他表示,一九九八年,中共總理朱鎔基親自主持的行政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當時的決心是很大的。但考慮到前述的各種因素,就不是個別領導人主觀上下定大決心就能解決的。

  一九九八年改革以前,國務院是三萬二千人,後來改掉一半,達到一萬六千人。

  現在部委機構二十九個,連直屬機構也就四十多個。部委機構減少了,直屬機構是副部級。接下來肯定還要精簡。

  浦興祖指出,十六大後機構與行政體制改革進入第三階段,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起點;第二階段主要是由內部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的;現在是加上外部的推動。外部的推動,比內部的推動力度更大。

 他說,政府是國內的特殊權威,對政府提出的改革動力、壓力,政府要改革他自己,革自己的命,觸及一系列的觀念、方式與利益,那是相當痛苦的。這樣的話,往往會採取各種措施消減、化解、迴避、繞開國內市場經濟向政府提出的動力與壓力。這種例子很多。(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曹思源紐約談中國政改直選總統
大陸經濟學者認為政改是大陸當務之急
鮑彤:向十屆人大提出的四點意見
毛澤東秘書李銳批評鄧小平崇拜權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