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漫步】益母草

天一

人氣 7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7日訊】
[沉醉東風]
移種來歸藥圃,出身不忘泥塗。
看它葉拱花,花成簇,似孩兒戀抱親株。
也博個嘉名喚夏桔,怎比得功封益母。
–陳長明

兒時有一次與母親外出時,她指著幾株開著淡紅與紫紅色花的植物,告訴我,這叫益母草。我因為喜歡這名字,就記住了它。

母親是個好醫生,又勤奮好學,雖沒有讀過很多書,但對中醫中藥確很有經驗,時常會將一些臨床看病的例子,在茶餘飯後告訴我。我聽多了,自然就將這些植物、藥物在不經意中都記在腦子裡了。如今,自己做了醫生,母親那些寶貴的經驗時常在急用時幫助我渡過難關。

益母草就是其中一味常用又見效的藥,而在中醫中藥書中,經常是輕描淡寫的幾筆幾句就過去了。殊不知,它用於活血、調經、補血有奇功。

益母草早在春秋時代的《詩經》中既有記載。《詩﹒王風﹒中谷有》(:推加草頭,音推,益母草)雲:“中古有,嘆其幹矣”。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之藥,始稱茺蔚,又叫蓋明,一名大札。《和漢藥考》又有“千層塔”,“返魂丹”,“天芝麻”等雅號。

益母草味辛微苦,主治月經不調、胎產、一切氣分血分之疾,其根、莖、花、實、葉皆可入藥,可單用也可合用。在江南農村,常見年老婦女在宅前屋後種植益母草,於夏天採摘益母花,或加些紅棗煎湯吃,有很好的補血的功效。

益母草入藥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民間還流傳著一段關於它的神話故事:

相傳在一個美麗的江南鄉村,住著一位心地善良的姑娘,名叫秀娘,婚後不久,便懷了孕。有一天,秀娘正在家裡紡棉花,突然一隻受傷的黃麂跑進屋來,仰頭對她“各各”直叫,樣子十分可憐。秀娘看到遠處有個獵人,正朝這邊追來,善良的秀娘產生了同情心,便把它藏到自己的坐凳下,又用衣裙遮蓋起來。不一會,獵人追到秀娘門口,問道:“大嫂,看到有隻受傷的黃麂沒有?”秀娘不慌不忙地一邊紡棉花一邊說:“已經往東去了。”獵人立即向東追去。秀娘放出黃麂,說:“快快向西逃吧!”黃麂好像聽懂了她的話,屈膝下跪,連連叩頭,然後往西逃走了。

不久,秀娘臨盆,不幸難產,接生婆也束手無策,雖吃了催生藥,也無效驗,一家人急得團團轉,嗚嗚直哭。

正在這時,門外傳來“各各”的叫聲。秀娘一看,正是那只她曾救過的黃麂。只見它嘴裡叼著一棵香草,慢慢地走到她的床前,仰頭對著秀娘“各各”直叫,雙眼噙著淚水,顯得十分親切。秀娘明白了黃麂的來意,便叫大夫把香草從黃麂的嘴裡接過來,它才點頭而去。

秀娘服下香草煎的湯藥,疼痛漸止,渾身輕鬆,沒多時,嬰兒“哇哇”墜地。秀娘知道了這種草的用處,於是採了許多種在房前屋後,專門給產婦生孩子服用,並叫它“益母草”。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杏林漫步】名醫王彥伯
【杏林漫步】 疑病終成疾 眼花見鏡子
【杏林漫步】名醫文摯的故事
【杏林漫步】 中藥的炮製和制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