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淳為袁世凱增肥30斤﹕做演員先變身

人氣 1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2日訊】《走向共和》中孫淳塑造的袁世凱,成為最后高潮的一大亮點。對孫淳的這次專訪,曾被他一拖再拖,他對記者解釋:不僅僅是因為SARS,主要是想等袁世凱出場后听大家的反映。據中華网5月11日報道﹐昨天下午在三里屯臨街酒吧,孫淳已沒了袁大頭的體態,他与記者面對面,說起遭遇袁世凱這個角色,除了經歷增肥30斤的花絮,他更多談到了一部歷史劇對他人生觀的影響,并透露:他將与哥哥孫周,共同出演一部描寫30年代舊上海故事的新片。

  做演員首先要變身

  記:《走向共和》會聚了一批實力演員,你在其中算是知名度最高的之一,但你剛出場,很多熟悉你的觀眾都沒有認出來。

  孫:我不同意你說的知名度高低的說法,其實我從1978年到上戲讀表演系后,就知道演員不是靠知名度活的,而是靠戲的支撐。我演過《大閱兵》《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燃情歲月》,有知名度但可能沒有留下人物,但《走向共和》里的袁世凱是我的幸運,因為他立住了。

  記:大家對你的印象應該是演孫中山,我們很難想象你會接袁世凱,這個机遇是怎么得到的?

  孫:這要感謝《走向共和》劇組,導演在确定所有演員后,就袁世凱沒定下來。劇組的美術師想到了我,說我的眼睛和袁世凱很像,是那种鹿眼,就把我叫到劇組試造型,我心理很不靠譜,但導演把定裝照与袁世凱年輕時的歷史照片一對照,很像。當時給我看的劇本只寫到24集,但一下子把我迷住了。我是個對歷史不是太感興趣的人,對袁世凱的認識也就是袁大頭、竊國大盜而已,但無知者無畏,我看准了這是部好戲。定下我演袁世凱后,劇組才正式開机。

  記:听說塑造袁世凱,你碰到的最大的難題是你的形體。

  孫:演袁世凱要從37歲演到58歲,到劇組報到時我的體重加重到138斤,但導演不滿意,說你要再加12斤。演員首先是要形似,所以身體的确是演員的第一要素。那段時間我連吃五碗面條增肥,最后增到了30多斤,一天我對著鏡子看到我的后腦勺的那塊肉,袁世凱的感覺才有了。《走向共和》從2001年9月拍到去年底,我接了一部都市戲,那部戲的導演說你現在不是光頭的問題,你要減肥,于是我就用一個月時間減到以前的正常體態,帶來的后遺症是我的內分泌失調,這就是演員的生活。

  記:听說你以前一直不愿接古裝戲,為什么?

  孫:一個人事業的選擇,的确与他的人生經歷有很大關系。我父親從事外交工作,母親是語文老師,我高中畢業就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和李媛媛、羅燕她們同班,畢業后就演戲,我的夫人傅麗莉也是我大學同學,我們倆一直安安穩穩拍戲,屬于那种恒溫的演員。我這個人喜歡西方文學,一直演現代題材的影視劇,我的确不愿意接那些古裝戲,一直覺得社會往前發展,干嗎要老回顧歷史,在這种思維定勢下,我曾經拒絕過《雍正王朝》。但2001年在一次活動中碰到焦晃,他問我干嗎不接歷史劇,他說只有用你摸不著的角色才能把人生演出深度,角色這個載體离你越遠,你才能征服觀眾。他的話給我很大的啟示。通過《走向共和》,我不僅把這句話洞徹,更改變了我的人生觀甚至包括世界觀。現在我特別希望演一些歷史人物,像曾國藩、張之洞。

  要和孫周合拍新片

  記:我覺得你可能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人。

  孫:應該是。我年輕時太順,從家到校園、到社會,一直很順。這一點不像我哥哥孫周,他14歲就离開家當兵,所以他特別能干,他想做的都做到了,拍電視劇,拍廣告,拍電影,做生意,他有點像袁世凱。而我20多年來就干了演員這一個職業,你說多大成就不敢說,但每一步也都是我自己的選擇,沒有太多的遺憾,也問心無愧。我小時候就很內向,這种性格其實現在影響著我。你也許不相信,我第一次看海岩的小說《玉觀音》,看得我淚流滿面。這是我的性格。我發現歷史劇好,不是因為一种實用价值,就是一种性情的頓悟,它的确讓我看到了或者說展開了對人生對人性更丰富理解与想象的翅膀。

  記:現在你的哥哥孫周的确知名度很大,可以談談你們的兄弟之情嗎?

  孫:他比我大3歲,我和他交流不多,他19歲從部隊回來后,我就去了上海讀書,人生成長的重要時期,我們沒有任何溝通。后來成人了,他一直在忙。有空我們在一起也就像普通家庭的兄弟一樣,只不過多了電影這個共同的話題。拍完《周漁的火車》,他看到我的一張名片受到啟發,說要和我一起拍一部30年代舊上海的電影,他導,也可能和我一起主演。他這几年一直做鞏俐電影,我覺得他們很默契,像一种兄妹的感覺。我們兄弟倆都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任嘉倫官宣解約A股上市公司 消息登熱搜榜首
那英《歌手5》排名墊底 網友錯愕 疑是「劇本」
章子怡攜4歲兒參加戲劇節 孫紅雷論輩分引爆笑
《下一站愛情》暑期檔慘敗 首日票房僅121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