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歷史看上海

大紀元時報記者張一靜╱特稿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24日訊】站在黃浦江邊望著新舊並陳的上海,不管是古典的舊外灘或是現代的新浦東,相信任何人都會由衷讚嘆,這讓所有亞洲城市失色的港灣,的確璀璨無比,無愧於它「東方明珠」的美名。

或許我們可以說,上海是東方的紐約港,一樣是最大的商港和經濟中心,一樣有姿態萬千的天際線,但是,上海比起紐約,總是多了一份歷史的愁緒。俗諺道:「二千年歷史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一百年歷史看上海 」,貼切地點出上海是近代中國的縮影,回顧歷史,上海前後共兩次向世界敞開大門。

1843年,鴉片戰爭的炮火襲向中國,在戰敗的屈辱下,滿清政府不情願打開門戶讓西方列強進入上海,英法等國在外灘盤據形成租界,自此拉開上海發展的序幕。一時之間,西方巴洛克建築風格的領事館、銀行、飯店、俱樂部、賭場林立,商業活動繁盛、夜夜笙歌,上海遂有了「東方巴黎」的名號。但是,無論西方人如何將外灘裝扮得如何風華絕代,上海仍散發著淡淡哀愁,因為它是殖民的上海。

歷經近五十年的歲月,在中國政府改革開放的旗幟下,1980年代的上海又重開大門,歡迎全世界商人的到來。這時上海早已沒有殖民租界的悲情,取代的是一種新中國願景的豪氣。於是浦東貿易區崛起,上海不僅成為淘金的新天堂,也是世界級建築師競技的舞台,科技感十足的東方明珠塔、世界第三高的金茂大樓和浦東機場等,與外灘的懷舊建築相互輝映。這樣的上海是資本主義的上海,不僅是上海,大陸沿岸的深圳、天津等,也都是中國擺脫貧窮落後的希望。

然而一場SARS風暴卻震醒了所有人的中國夢,獨裁的政權進行訊息封鎖,掩蓋疫情的真相,不僅威脅了全世界的健康,也背負了歷史的罵名,眼前的中國,其實仍是舊的中國,對廣大世人所造成的震撼與傷害,又不知何時才能平復?中國若想徹底的現代化並受人敬重,看來還真是長路迢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上海SARS蓬勃發展 四項行業逆勢發展
張偉國:中國現在有兩個首都:北京,上海
台灣薩斯疫情進一步惡化
可口可樂是否侵犯了姚明肖像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