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緣何無意成為G8成員國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瓏特稿)首次以中共國家主席身份出訪國際的胡錦濤,目前正在法國與世界八大工業國家集團G8成員國領袖政治對話,這是中共領導人第一次參與被稱富國俱樂部G8的活動,北京此舉意在拉攏與八大工業國家的關係、鞏固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影響力,但與此同時,她聲稱不會成為G8成員國,個中原因令外界好奇。

八大工業國家集團的前身是七大工業國家集團。籌組G7的起因是七十年代全球首次石油危機導致經濟衰退,當時包括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在內的經濟領袖,遂推動倡導全球幾大強國領袖共聚一堂,研商如何振興世界經濟。

第一次的工業國家集團會議於一九七五年在法國巴黎近郊的一處古堡舉行,與會的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六國領袖,在高峰會議中他們慎重討論一些影響全球經濟的根本議題。事後證明這項會議具有成效,與會領袖為重振全球經濟共同提出計劃。當時的高峰會屬於小規模、非正式且效率高,基於會議的成效,六國領袖第二年在波多黎各再次舉行會議,美國力邀加拿大加入,而形成七大工業國家集團G7。俄羅斯在一九九一年開始參加與成員國領袖的政治對話,九七年在美國總統柯林頓力挺下成為第八個成員國,G8自此取代了G7,儼然是另一處重要的國際組織會議。

G8會議每年舉行一次,會議討論的主題逐年演化的結果,已從經濟延伸到政治、資訊科技、債務、衛生、教育、環保、核子安全、恐佈主義等。近年來G8會後發表的共同聲明顯示,推動經濟全球化、政治民主化、解除貧窮是重點目標,但因為承諾得多落實的有限、舉辦會議耗資巨大,以及遭到反全球化人士的抵制,因此每次會議舉行時,都有規模不小的示威活動或衝突。

國際間從二000年開始,出現討論是否應將中國大陸納入G8體制的聲音,各方意見不一。贊成者以與中共交好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為代表,他認為,中共的經濟規模遠大於俄羅斯應該讓她成為會員,印度與巴西也可以,但反對其他較小的國家納入與G8對話的機制。

G8成員國的特質是:民主政治、市場經濟、工業先進國家,在這個標準考量下,中共顯然不符合大多數的特質,這是一些成員國反對她入會的理由。

對中共自身而言,過去幾年他不參加這項活動的理由,是不同意G8建構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她認為G8 訂的遊戲規則,有利於在世界上居於強勢的已開發國家,不利於亞、非、拉貧窮的發展中國家。G8為開發中國家打開全球市場的舉措,只會使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愈易邊緣化,兩種國家貧富差距日益拉大。

因此自詡是發展中國家代表人的中共,從兩千年起表態不加入G8,多次透過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各國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國際社會,尤其是八大工業集團應認識到全球經濟相互依存的客觀現實,在國際經濟問題的協調和決策過程,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需要。

但是一場美伊戰爭重組了國際新秩序。美國當前積極經營關係的對象不僅是八大工業國家,還擴及到發展中國家,期能鞏固她在世界上的超霸地位,繼續主導世局。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現勢中,也體認與大國直接發展關係的必要,這種趨勢直接影響到中共對第三世界的影響力;再加上法國、俄羅斯、德國在國際政治上主張世界多極化,在經濟上覬覦大陸市場,近年極力拉攏中共,意在對抗美國。多種因素交互作用,中共今年終於改變過去不出席G8活動的想法,由胡錦濤首度參與這項國際領袖級對話。

中共日前仍強調不會成為G8成員國,但是胡錦濤參加南北領導人高峰對話的行動,顯示中共已意識到在當今世局中與大國打交道的重要性,她已將維持與大國共同利益的重要性,放在雙方存在的矛盾之上;她也認識到代表第三世界國家在G8中與先進國家積極對話,可獲得的政治、經濟利益,以及維持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影響力,都較拒不出席有更實質的意義。對中共而言,更實際的是,以這種模式參與G8活動,可坐收經濟發展、國家綜合國力受國際肯定的成果,但又不會受G8成員國得付出應盡義務的拘束。

相關新聞
G8財長開會探討如何挽救全球疲弱經濟
G8財長集會號召舉世激勵經濟成長
美國會給布什面子 通過愛滋病防治法案
鮑爾抵巴黎參加八國集團外長會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