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殺人”悲劇不斷 中國”教育產業化”爭議難息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8月28日訊】亞洲時報垚遠8月28日報道﹐”教育產業化”這一概念在中國內地自提出以來,就一直備受爭議。”究竟該不該”眾說紛紜,更多的民眾質疑”教育產業化”實際上引致了明目張膽的”亂收費””學費暴漲”,而近期,接二連三的 “學費殺人悲劇”在媒體報道後,更是讓”教育產業化”成為眾矢之的,對其筆誅口伐不斷。

中國教育部在2003年7月22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高等學校必須建立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工作責任制,不允許任何高校以任何理由拒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努力實現”確保沒有一名考入公辦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工作目標。

而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日前也再次向公眾強調,絕不讓一個考上大學的大學生因為家庭貧困上不了學,國家完全有能力讓每一名中榜學生上大學。

事與願違,教育部信誓旦旦的承諾話音剛落,8月25日《蘭州晨報》以《中學生因無錢上大學上吊自盡》為標題的報道再次引起了關注。山丹一中一名叫蘇天將的高三畢業生參加2003年高考被大學錄取後,因父親常年患病,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無法籌集到學費,在生活的重壓下感到前途無望的他,在自己家中上吊自盡。

而此類”學費殺人悲劇”並不鮮見。7月14日,在陝西榆林,一位名叫景統仕的考生考上大學,其父因無錢給女兒上大學而自殺身亡。去年,陝西寶雞一位考生的父親,在兒子接到復旦大學錄取通知書後也因學費問題,跳樓離開了人世……

8月6日,江蘇省溧水縣東並鎮愛民村40歲的農民陳能根,因沒籌到女兒陳霞上中專的學費,喝下一整瓶農藥自殺身亡。
……

一時間,民眾惋惜之餘更是將矛頭直接指向”教育產業化”。

“高等教育的產業化剝奪了多少人的上學權利?這就是社會和教育的進步麼?” “教育產業化就是要讓沒有錢的人不能上學!!!!!””教育改革,就是讓有錢人隨便都能拿個本科甚至碩士。 教育改革,就是讓所謂小康的人們讀不起書上不起學。” ……而網民有感而發的《教育產業化:喪鐘為你而鳴》更是在各大論壇被傳誦一時。西南民族學院肖雪慧副教授近日也在媒體連續發表《教育:必要的烏托邦》、《南橘北枳的”教育產業化”》等系列文章,在痛陳現行教育體制弊端的同時,以尖銳的筆觸對”教育產業化”進行了激烈的抨擊。在業界引進較為強烈的震動和反響。

的確,近年學費的急劇上漲是不爭的事實,”上學難”引起了更多民眾共鳴。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上大學的費用包括學費、住宿費、書本費和生活費,平均每年8,000-12,000元。1989年,高等教育收費改革,當年大學新生每年交”學費”200元;1996年,中國高等教育試行並軌招生,一些高校作為試點,其學費開始增加,不少高校當年的收費超過2,000元;1997年高校全面並軌,學費持續增加,年增長幅度達到30%-50%;1990年至1997年間,我國高等教育學費年均增長在20%以上,但同期國內居民人均收入漲幅不足6%;2000年,全國高校學費大都達到了5,000元以上,而1999年中國內地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僅為5,854元,農村人均收入為2210元。”

誠然如有關部門宣稱的”教育產業化”是大勢所趨,是為了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然而,在這”教育產業化”的旗幟下明目張膽急劇暴漲的學費,卻難以釋眾疑,”教育產業化讓教育成了富人的福利,長此下去,社會貧富差距將會拉得更大”民眾更多表示了擔憂。(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中學生參加電腦比賽成績斐然
日本的不同血型寶寶的完善教育法
近視成為威脅中國青少年健康的頭號敵人
國光劇團今辦戲曲推廣研習  六十多人參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