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空業者指責中國政府不關心民航

標籤:

【大紀元8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周幼康香港8月2日報導) 國際航空旅行協會中國區代表在香港舉行的一個國際會議上,指責中國政府不關注民航而影響了中國民航的發展。

非典給全球旅遊業帶來極大的損傷,因為人們不敢出門,更不敢坐飛機,所以航空業災情慘重。不久前在香港舉行的重振亞洲旅遊業會議上,國際航空旅行協會中國區代表、菲律賓籍的張保健指責中國政府既不照料,也不關心中國的民航業,因此他為中國民航大抱不平。他說:“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投資在民航事業上,中國每個航空公司都是自我求生,對比之下,中國民航的開銷和外國對比是高了很多。中國政府徵收的機場建設費很高,這些費用都加在中國民航公司的身上;機場的安全費用照理由政府負擔,但是中國政府仍舊加在民航的身上;在中國機場加油,油費比外國高,有些中國航空公司為了省錢而在外國機場加油。中國機場至今仍舊由空軍掌管,這點中國必須改進。” 張保健說,中國民航像一個生病的嬰兒,需要好好的照料,如果現在把他治好,中國民航才有美好的未來。

在張保健發表演說的同時,北京大學旅遊發展計劃研究中心主任吳必虎教授也在場,記者問吳教授對張保健的演講有何看法,他說:“中國民航確實有很多問題,它是一個集體的問題而不是一兩個航空公司的個別問題,一方面航空公司報怨油價高,但是乘客報怨中國的機票比西方航空公司貴很多,這是由於政策上的原因,在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一些慣性,比如像機場保安、機場建設費、油價等問題都是計劃經濟色彩的遺傳,它沒有實際進入市場的競爭。以往中國有很多地方小航空公司,現在已合並成三大航空集團,這樣中央的控制力更大,更容易壟斷,這樣對競爭,對完全市場化還有一定的局限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加坡航空首見上市以來季虧損
地球臭氧層稀薄化逐漸減緩
俄聖彼德堡—北京航班重新通航
新航首次出現季度虧損一億七千多萬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