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戲曲團體 百年文物風華再現

標籤:

【大紀元9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康俐雯╱台北報導

 擁有超過一百六十年歷史的北管戲曲團體總蘭社去年將陣頭旗幟、戲服、道具、樂器、牌匾等共二百多組件見證北管發展的文物,捐贈給傳統藝術中心。歷經一整年的文物登錄、建檔、評估、修復等工作,十月四日起傳藝中心將推出「北管文物風華--宜蘭總蘭社捐贈文物修復特展」。

 總蘭社自清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於宜蘭市文昌廟成立以來,一直活躍到民國六、七十年代,活動形式包括排場、出陣、子弟戲、西樂演出等種類,百年來累積許多頗具文化價值的北管文物。

 文史工作者康濟時指出,如七層木刻、雕工精細的「綵牌」在三、四○年代所費不貲,一面需三甲地(約莫現今的八千萬元)才可製成,金蔥繡旗更是編織功力一流者使用黃金一絲一絲靠純手工製成。。

 傳藝中心委託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所長江韶瑩負責修復計畫。江韶瑩說,雖然部分文物受損嚴重,令人欣慰的是在宜蘭循線找到繡旗的原始製作人或其家族,委請其加入修復行列,且以「可使用」為目標,有相近材料可複製者,就另做新的出陣時續用,另與保存之舊有的文物相互對照;無法修復的則盡量減緩其毀損程度,妥善保存。「總蘭社捐贈文物修復特展」將於十一月與十二月到彰化與高雄等地巡迴展出。http://www.ncfta.
gov.tw/。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最佳戲曲曲藝專輯《台灣百年歌謠樂史彈唱見證》
勞工節長週末 賭城七十二變演唱會
總統府地方文化展飄藝香
歌仔戲《大漠胭脂》以愛情為歷史填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