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石雕:方城石猴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訊】「方城石猴」屬民間石雕藝術品。河南方城民間藝人采用當地石料,雕出猴子的大體形狀,便用黃、綠、紅、黑等顏料塗染勾而成。故又稱「畫石猴」。方成石猴形態多樣,有單猴、雙猴、猴背猴,猴撂猴、母子猴、還有獅背猴、豬背猴等。也制作一些小獅、小虎、蛙類動物。當地人們逢年過節便以此為吉祥物讓孩子佩戴。

(資料來源:世華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就民間藝術的豐富及保留遠古文化內涵的質量而言,秦晉兩地同是令人不可輕視的寶地。然而,山西的地理位置更易於接受八面來風。因此民間剪紙就絕不僅僅是老辣苦澀的遠古藝術因襲或傳承。而是添了些許聰慧精明、靈透乘巧的酸甜味。這酸甜苦辣攪和在一起,釀成了剪紙藝術戲中有戲頗耐品嚐的餘味。
  • 均陶是陶瓷百花園中的奇葩,遠在宋代就著稱於世。均陶美在釉色,絢麗多彩。有藍均、紅均、銅均、白均等數十種,又以藍均秋最為珍貴,贏得「灰中見藍暈,艷若蝴蝶花」的美稱。「堆花」是均陶的傳統裝飾,全憑藝人拇指的功力,將色泥堆貼在坯體上,呈花鳥、山水等不同畫面,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民間藝術特色。
  • 大陸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中,十五個民族有自己的戲曲劇種。這十五個民族分別是: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壯族、侗族、白族、傣族、苗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彝族、佤族、毛南族和仡佬族。新華社今天報導,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悅指出,目前,中國少數民族戲曲,有的是一個民族只有一個劇種,如侗族的侗戲、朝鮮族的唱劇﹔有的是一個民族因人口分佈地域、藝術形態等不同,而分成幾個劇種,如苗族的劇種有湘西苗劇、廣西苗劇、雲南苗劇等。這名中國戲曲專家說,中國的少數民族戲曲劇種大致可分成兩個方面。從發展歷史來看,有的劇種源遠流長,分佈很廣,如相傳源於八世紀跳神儀式的藏戲,後引入民間藝術,形成獨立完整的藝術形態,至今流傳於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等省區和印度等國的藏族居住區﹔從藝術形式上看,有的劇種借鑒了漢族戲曲的戲劇樣式,表演形式程式化,有複雜或簡單的行當劃分,音樂上採用板腔體、曲牌體或者二者兼併,如傣劇、侗戲等。
  • 泥塑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於19世紀中葉盛行中國,其中以天津「泥人張」的泥人和無錫的「惠山泥人」最為聞名。
  • 「天地英靈之氣,不鍾於世之男子,而鍾於婦人。」明清以來,許多文人認同這一論點,重視女子才華,因而這一時期才女大量湧現,才女文學之繁榮,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評明清才女,大多推舉商夫人為冠。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時的江南賢媛商景蘭。富庶而風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閨秀數不勝數,商夫人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樣的英靈之氣呢……
  • 伍子胥之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他逃至吳國,說服吳王攻破楚國首都;越王句踐表面向吳求降,暗中發憤圖強,二十二年後一舉消滅吳國。
  • 在中國古代,像名醫扁鵲這樣對「病」與「死」有著極佳判斷力的醫生還有許多。本篇將介紹明朝醫籍中記載的幾位。
  • 西湖之畔,段家橋頭,有一處小攤格外引人矚目。攤位上擺著一幅幅頗具元人筆法的淡墨山水,畫作上題著娟秀的小楷——「黃媛介」,攤主恰恰是位布衣荊釵的少婦。一旦賺夠一日的生活費,她就匆匆收攤,不肯再作畫。 女子拋頭露面來養家糊口,在古代稱得上是一大奇聞。這位獨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興的名媛淑女黃媛介。她和姐姐黃媛貞,更是一對才女姐妹花。時人對她們有一段知名的評價……
  • 「我謝絮才,生長閨門,性耽書史,自慚巾幗,不愛鉛華……」一齣獨幕劇,一場獨角戲,吟唱著清代女子的才情與心志。這部雜劇名為《喬影》,甫問世就被之管弦,傳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頗似有井水處必歌柳永詞的盛況。
  • 曹操足智多謀,顏回大智若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