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專家評論毛澤東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1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香港報導) 年前,是毛澤東誕辰110周年,中國大陸出現了又一波的毛澤東熱。有學者認為,中國客觀和全面評價毛澤東的日子,遲早會到來。

*毛澤東熱*

去年12月以來,中國紀念毛澤東的活動此起彼伏,郵局發行紀念郵票,黃金時間播放的電視連續劇,有好幾部的主角都是毛澤東,包括延安頌(40集)。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和電子媒體上歌頌偉大領袖的文章比比皆是。

*孫文廣批毛*

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文革期間就因為散布所謂的”反動言論”,”攻擊偉大領袖毛主席”被關進牛棚挨整兩年多。1974年遭到正式逮捕,被關進看守所三年半,後來又被判處七年徒刑,罪名是”攻擊毛主席”,”攻擊英明領袖華主席”。

他說,即使今天又掀起了毛澤東熱,他還是要說:他反對毛澤東,主要是反對他的鬥爭論。不久前,他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好鬥的毛澤東》。在文章中,他呼籲國人不要跟毛澤東學好鬥。

毛澤東有幾條語錄非常有名,它們是:與人鬥,其樂無窮。“共產黨的哲學就是鬥爭哲學” 。“階級鬥爭一抓就靈” 。“階級鬥爭為綱” 。“不鬥爭就不能進步,八億人口,不鬥行嗎?!”

*鬥爭哲學帶來災難*

孫文廣說,回顧歷史,在二十世紀,毛澤東對中國有著最為重要的影響。但他的“鬥爭哲學”,給中國、給世界帶來災難,不值得人們效法。孫文廣教授認為,對毛澤東的功過是非進行評價,是非常重要的。

他說:“對毛澤東的評價,在中國還是很重要的。它牽涉到中國的近代史,牽扯到當前的一些做法、思想體系、一些看法和評價。這個事情,如果在中國大陸能得到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或能開展自由的討論,對中國的民主化和自由化是有很大幫助的。”

*李銳評“造反有理”*

曾給毛澤東擔任過秘書的李銳,在他的《毛澤東的功過是非》一書中說:“1939年12月,在延安慶祝斯大林60壽辰大會上,毛澤東講話說:‘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幾千年總是說,壓迫有理,剝削有理,造反無理,自從馬克思主義出來,就把這個舊案翻過來了。’毛澤東的造反氣質,也是從青少年時代起,貫穿於一生的行事,到老不衰。用“造反有理”來概括馬克思主義,當然是大大的簡化,但不能不說是極有見地的。可是,這四個字只能限制在推翻舊世界這意義上,過此一步,真理就變成了謬誤。”

*研究毛澤東難在中共保密*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教授丁學良,80年代曾在中國社科院馬列毛澤東思想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他認為,之所以難以對毛澤東等領導人進行具有學術和歷史價值的研究,重要原因就是中共對高級幹部的檔案管理是全世界最嚴格的,很多材料都是國家高度機密文件:

丁學良說:“對高層領導人的非官方的個人傳記,學術領域裡一直很難展開,因為,中共對高級領導人的檔案管理,採取了最嚴密的措施,是黨和國家的高度機密。”

丁學良教授說,由於這個嚴密的保密系統和措施,獨立的基於事實的,尤其是基於第一手觀察的高級領導人的傳記,幾乎沒有。

他說:“這和前蘇聯還不一樣。比如赫魯曉夫倒霉後,死之前,在國內無法發表回憶錄,但至少在西方可以發表。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全世界執政的主要共產黨當中,以中國共產黨對自己高層領導的個人傳記方面的保密,採取的是最嚴格的措施。”

*媒體一片讚揚 沒做到三七開*

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認為,如果中國的思想理論界和老百姓真是能對毛澤東作到三七開,那麼,也就可以了,但實際情況不是如此:“現在是讚揚一片啊。全部都是讚揚的。人民日報,電視上,全是毛澤東的光輝形象啊!”

在毛澤東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前夕,北京的[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大型書籍上下兩套的《毛澤東傳》,1949-1976對毛澤東的記錄。有1千7百多頁。毛澤東的孫子毛新宇也出了一本紀念祖父的書,發行量也很大。

*有學者揭露史實客觀著述*

當然,也有一些學者用歷史事實說話,以史為鑑。2003年1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上海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孫琴安所寫 一本書《毛澤東和著名學者》,用歷史事實說話,暴露出毛澤東在和知識分子交往過程中的一些醜惡方面。

另外,南京大學歷史學者高華,也出版了一本書《紅太陽是怎麼升起的》,也有不少獨到和客觀的論述。孫文廣說,由於書是在香港出版的,大陸不許進入內地,但是,一位內地律師因他買的書被扣而打了一場官司,結果律師勝訴,最後,這本書獲準可以進入內地。

*否定毛澤東只是時間問題?*

斯大林53年去世而赫魯曉夫56年在蘇共20大上全盤否定斯大林這樣的情況,會不會在中國重演?香港科技大學丁學良教授認為,這只是遲早的問題:“不是可能不可能,而是什麼時候出現,天下的事情,總是在變的。我們不清楚的是,大概在什麼時候,誰來走出這領先的一步,這我們還不清楚。”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曉波:按權力分配—毛時代的不平等(上)
火戈:究竟誰在"招魂"
蘇紹智:製造“毛澤東熱”所為何來
陈劲松:農村醫療飽 受抨擊後的重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