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堯如:辛亥革命任務未完

金堯如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月31日訊】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孫中山先生領導同盟會革命軍在武昌起義,發動辛亥革命。全國各省聞風而起,紛紛宣布獨立,反對滿清王朝的統治,至十一月中滿清王朝崩潰。次年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了中華民國,被各省推舉為臨時大總統。

兩個中國都姓中華

辛亥革命勝利,建立中華民國,這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石破天驚的第一件大事。因為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偉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所以,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在其著作和內部談話中,曾多次稱頌孫中山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

今看辛亥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第一是不僅推倒了滿清王朝,而是推倒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國社會停滯不前,總的根子就在於封建帝制統治。

第二件大事是在推倒封建帝制的廢墟上,建立起中華民國,也是亞洲第一個新生的共和國。這就是按照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來建設國家。這是中國五千年來第一個全新的國家,再造中國天地的第二件大事。

第三件大事是一九三七年遭受到日本帝國主義全面的武裝侵略後,中華民國斷然將國共內戰化為國共合作,奮起領導全民抗日,經八年抗戰,終教日寇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俯首投降。此役不僅光復全部領土,而且迫令日寇在清末掠奪去的台灣也歸還中華民國。

這一場八年抗日戰爭也是中國領土上反抗外國侵略,持續時間最長,戰地最廣,最後取得全面勝利的一次全國戰爭。中華民國政府領導了這次全國戰爭,功垂千古。

這三件大事完全體現了辛亥革命中建立的中華民國,是一個全新的中國。但歷史道路終究是歧路和曲折。中華民國經八年抗戰的艱難困苦的曆程之後,又遇到共產黨武裝鬥爭的權力挑戰。八年抗戰中,正如毛澤東所說的,我們共產黨要感謝日本的侵略,使我們共產黨能在中國廣大農村中獲得了發展,沒有日本侵略,哪有我們今天?毛澤東這席話得意地透露了,共產黨在抗戰八年的戰略決策,由擴大其農村根據地,為等待抗戰勝利後採用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進行「革命戰爭」,奪取政權,建立其無產階級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結果是國民政府終告失敗,毛澤東於一九四九年十月,其時國民政府尚在廣州掌控兩廣和大西南五省領土主權期間,在北京宣布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在中國首創了「兩個中國」。

稍後,即同年十一月,中華民國遷都台北。海峽兩岸關係亦即成為今日李登輝所謂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殊國與國的關係」了。時下傳媒稱之為「兩國論」,我以為失之後過分簡化。按歷史與事實,應稱之為「中華兩國」論。「兩國」都姓「中華」,仍是同胞一家!

現在,中華民國所管轄的領土主權雖僅及台澎金馬地區,但她仍然是「一個中國」,而且是另一個「新中國」。因為她已經初步實現了中國人民近百年來所追求的「和平、民主、自由、均富」的新時代理想,這是中華民國成功地進行的一件大事。

可惜,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迄今尚未努力去實現,猶視民主自由為異端寇仇。但望中華民國一方面繼續努力實現其更高的理想;一方面努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平等地、誠懇地相互溝通,支持並協助大陸同胞實現「和平、民主、自由、均富」的新理想。

和平統一世紀任務

我更希望並相信,在實現這個新理想的基礎上,必將進而實現海峽兩岸「中華兩國」的和平統一。這是辛亥革命,經歷了一個世紀的勝利、挫折、又勝利的道路,進入新的世紀之後,又將創建一個「和平統一、民主自由、繁榮強大」的新中國,這將是它第五個偉大的歷史業績,為中華民族開闢了一條無限光明和幸福的道路。(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堯如病逝洛杉磯 終年82歲
香港文匯報前總編金堯如病逝
金堯如先生逝世及生平回顧
【特稿】悼金堯如先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