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法學院長談亞裔在西方世界立足

紀念首位華裔耶魯畢業150週年 韓裔法學院長暢談「白人世界的黃種人」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0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書行康州報導)為紀念首位亞裔學生畢業150週年,耶魯亞裔美國人文化中心(Asian American Culture Center)舉辦系列慶祝活動。9月27日,耶魯法學院韓裔院長高洪柱(Harold Hongju Koh)作了題為「白人世界的黃種人」的演講。

耶魯法學院在全美國排名第一,被公認為律師和法官的搖籃,前總統克林頓就畢業於此。高洪柱是著名國際法專家和人權律師,在政府部門任職多年,於1998至2001間曾擔任美國助理國務卿,主管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他發表過數百篇學術論文及7本法律學專著,獲得許多榮譽褒獎。今年高洪柱被任命為耶魯法學院院長,成為法律界的盛事,他也是全美法學院首任亞裔院長。

首位華裔留學生出自耶魯

高洪柱在演講中回顧了耶魯首位亞裔畢業生容閎的生平和貢獻(美國名字是Yung Wing)。容閎(1828-1912)出生於廣東香山縣南屏鎮一個農民家庭,他7歲開始到教會學校學習英語,於1841年隨一位名叫布朗的牧師來到美國。他於1847年入學耶魯,1854年畢業,是第一位獲得美國大學學位的華人。畢業後容閎多次往返美國和大清帝國,促進兩國的文化和教育交流,並於1872年在康州首府哈特福特(Hartford)創辦了「華族教育服務學校」(Chinese Educational Commission)。該校因為大清政府內部保守派的反對於1881年關門,但在開校的9年中共培養了120位學生,他們後來成了現代中國的開創者,包括許多工程師、醫生、海軍將領和外交家。

違背父意繼承父業

高洪柱披露了自己成為名律師的一些有趣的佚事。他父親高光林先生是韓國駐美外交官,也是著名律師和教育家,但他希望兒子學物理,反對當律師。高老先生曾經說過,在韓國,最讓人瞧不起的職業有兩個,一是演員,二是律師。當高洪柱也當了律師並在國務院任職時,高老先生問兒子「誰是你的客戶」,當得到的回答是「里根總統」時,高老先生說,「你在為一位演員做律師嗎?」。

當然高老先生最後還是為兒子能繼承父業而高興。高光林老先生也曾在耶魯教書,現在韓國許多政界要人年輕時都曾在高先生家作過客,以至每到晚飯時高家都煮上一大鍋水,來客人了就多加一把麵條。高洪柱當年隨克林頓訪問南韓時,國宴開始忘了邀請正在韓國的高老太太全惠星女士(著名社會學家,編者注),高洪柱給當時的外交部長打電話,剛自我介紹完,外長就說「我在你家吃過晚飯」。高洪柱接口說「現在該你回請了」,韓國外長趕緊給高老太太發了請柬。

亞裔在白人世界面臨的挑戰和責任

高洪柱說作為白人世界的黃種人,容閎的故事告訴我們,作出選擇、滿懷希望、儘自己的義務,這樣才能取得成就。他說容閎畢業後完全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輕鬆地過日子,但他卻選擇了一條更艱苦的路,用教育交流的方式促進大清的現代化。他對照自己當律師的經歷,說他父親告誡他亞裔在美國當律師的阻力,說律師是要與人衝突的職業,而亞洲人平和,性格上就不適合,同時語言也是一個問題,且該行業幾乎都被所謂「圈內人」壟斷。不過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這一行,並成為知名國際法教授和外交家。

高洪柱講了自己上6年級時的一個故事。他的一個名叫理查得的黑人同學問他誰是最佳棒球明星,他說了一個白人的名字。理查得小同學說,「夥計,你錯了,是傑克‧魯賓森,42號」(編者注﹕傑克‧魯賓森是著名黑人棒球運動員)。小理查得並說,傑克在人人都希望他失敗的時候取得了和白人運動員同樣的成就。打那以後,小洪柱在回答類似問題時都說,「傑克‧魯賓森,42號」。高洪柱說,作為白人世界的黃種人,在逆境中要充滿信心和希望,在別人希望你失敗的時候要不懈努力。

高洪柱說,容閎的故事的另一個啟發是要把服務公眾置於個人利益之上。我們有義務擔當兩種文化的橋樑,作為梯子讓後來者能更上一層樓,作為燈塔照亮後來者的路。他指出,不論種族和膚色,大家都是同船人,因為我們有同樣的理念。

「尋求正義」是最高理念

高洪柱特別強調,最重要的是「尋求正義」,這也是他決定學法律的原因。在法輪功剛開始在中國遭到迫害時,任助理國務卿的高洪柱便站出來譴責。他反覆說亞洲人民一樣需要民主和人權。他曾當面對江澤民和其他一些獨裁者說,「亞洲人和你一樣喜歡自由,你們的制度沒有前途(Asians like freedom as much as you do, your system is doomed)」。他半開玩笑地說,「那就是為甚麼他們沒有再次邀請我去中國」。談到中國人權狀況時他還指出,信息的流通是擋不住的,人們對自由的追求也是擋不住的。他說耶魯法學院設有中國法律中心,專門促進中國遵照憲法治國,從法律上保障人權。

美國強大的根本原因是開放 多元和公正

高洪柱講了一個在日內瓦人權會議期間的小故事。他遇到孟加拉國的外交官,當對方瞭解他的經歷時說,「你父親是(韓國)駐美外交官,而你成了美國的外交官,這在孟加拉國行不通,只有在美國才有可能」。高洪柱進一步說,美國由於開放促進了多元文化繁榮和公正性,這導致了美國的強大。

「德勝才」的家訓

高洪柱的外婆告訴他的媽媽,「德勝才,不要讓你的才能超過你的德行(Never let your skill exceed your virtue」,他媽媽又把這「德勝才」的家訓傳給了高洪柱和他的兄弟姐妹們。聽媽媽的話是高洪柱成功的秘訣之一。幾年前亞洲經融危機的時候,正值高洪柱擔任美國助理國務卿,當時韓國許多雜誌報導這兩件事時都開玩笑說,解決經濟危機的方法是「聽媽媽的話」。

不過這「德勝才」的家訓確實給高家帶來了興旺,高洪柱的哥哥高京柱現任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他妹妹高東柱也在耶魯法學院當教授,而他的長女艾米麗‧高今年也被耶魯錄取,正在讀大學一年級。這「德勝才」的家訓看來會代代相傳了。


相關新聞
徐賁 :“密友資本主義”下的社會兩極分化及其政治後果
經濟指標預測大選 布什會連任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不致富?
麻省理工學院  首次出現女校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