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疼痛不等於骨鬆症 維護骨本不能光靠鈣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0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天天吃鈣,就有健康的膝蓋﹖醫師表示,民眾以為「單純補充鈣片就能防堵骨質流失」,其實並不正確。除了趁年輕多存骨本,戒除菸酒等不良習慣外,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測,由醫師建議處方,才是防治骨鬆、預防骨折的有效方法。

 部分民眾服用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葡萄糖胺」,或是鯊魚軟骨等產品預防骨質疏鬆。對此,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蔡克嵩醫師則表示,膝蓋疼痛與骨質疏鬆幾乎無關,這類產品即使添加鈣質,其含鈣量也有限,不適合花大錢買來預防骨鬆。

 10月20日是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昨日提前一天發表針對國內病患進行的骨質疏鬆知識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六成參與測驗的民眾骨鬆知識不及格,得分低於六十分。其中,高達七十一%受試者以為補充鈣片就能預防骨質流失。

 蔡克嵩表示,很多人以為骨質疏鬆的最主要原因是鈣質攝取不足,但過去與營養師合力分析患者的日常飲食含鈣量發現,與骨質疏鬆症發生最相關因素,其實是年齡、性別、體重及遺傳,鈣質攝取只是小部分因素。也因此,民眾在日常飲食中注意鈣質攝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積極診治,降低骨鬆性骨折發生。

 蔡克嵩指出,停經後婦女每年大約有一%發生輕重程度不一的脊椎骨折,七十五歲以上婦女並常有大腿骨折的情況。若發生髖骨骨折,五年內死亡率高於乳癌三、四期患者,約有十五%。因此,骨折防治是治療骨鬆最重要的目的。

 推估目前台灣骨鬆患者就診比率只有五%。蔡克嵩呼籲,除了六十五歲以上民眾應該接受雙光子能量(DEXA )檢測骨質密度外﹔不到六十五歲的停經婦女,若合併有停經早、體重輕、家人有骨鬆症,過去有酗酒、抽菸或使用類固醇者,也應該積極就醫檢查。

 一般停經後婦女,若年齡大於體重,罹患骨鬆機率大約是十五%﹔若年齡減去體重超過二十,其罹患骨鬆的機率高達六十%。此外,若有明顯身高變矮、駝背,也可能已經有骨鬆現象,民眾不妨多加留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紅茶:祁門紅茶
茄子營養價值高 教你不吸油的茄子烹飪方法
在家做墨西哥烤肉風味的牛排披薩
不只抗氧化 解鎖巴西莓的功效和混搭吃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