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玫瑰革命 不一定成功

標籤:

【大紀元11月24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吳直耕特譯/繼蘇聯前加盟共和國喬治亞群眾一年前發動「玫瑰革命」推翻前總統謝瓦納茲後,疑似發生大選舞弊的烏克蘭22日也跟著出現群眾抗爭。由於兩國選後情勢幾乎完全相同,烏克蘭政府是否將在這場親西方與親俄勢力的對抗中以同樣模式遭推翻,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不過,報導表示,企圖複製喬治亞「玫瑰革命」模式的示威群眾,這次並不一定能如願推翻執政者。

烏克蘭示威爆發的日子,恰好是喬治亞「玫瑰革命」(亦有「絲絨革命」之稱 )一週年。兩次示威的導火線都是經由國際觀察人證實的疑似選舉舞弊情事,引爆民間長期不滿情緒。兩次事件的主要人物也有雷同之處:在野黨候選人都是改革者,曾擔任公職,並遭對手指為美國的「爪牙」,且都娶歐美國家(美國及荷蘭 )女子為妻。群眾抗議的對象則都是過去蘇聯體制下的共黨官僚。此外,策動兩次示威的核心人物都接受推翻南斯拉夫前總統米洛塞維奇的南斯拉夫民運人士指導。烏克蘭示威者甚至在首都基輔的示威現場揮舞喬治亞國旗。

不過,相似度再高,也不能保證兩次示威運作下來的結果一定相同。在南斯拉夫與喬治亞成功的模式,在烏克蘭不一定有效。

報導指出,在這類革命當中,國家人口規模大小扮演重要因素,而且革命成功機率高低與人口多寡成反比,也就是在小國比較容易成功。喬治亞的總人口約五百萬人,比大基輔地區的人口還少。米洛塞維奇下台時,南斯拉夫有八百萬人口,僅烏克蘭的六分之一。假使烏克蘭的示威者希望靠示威群眾規模逼退執政黨,他們恐怕還必須動員更多人手去抗議才具有說服力。

此外,烏克蘭過去鮮少發生流血衝突,假使烏克蘭警方採取強硬行動,示威者可能潰散。但在喬治亞,過去十餘年來的分離主義運動與示威最後常演變成槍戰;南斯拉夫則根本陷入內戰。

警方態度也是關鍵。在喬治亞,警察雖然穿上鎮暴裝備,但都站在示威群眾的外圍,令示威者相信警察暗地裡支持他們。塞爾維亞群眾2000年10月推翻米洛塞維奇時,雖然曾發生槍擊事件,但當時的警方公開支持示威者,並加入反對陣營。但目前烏克蘭現任總統庫奇馬與現任總理亞努科維奇都掌握軍、政及經濟大權,與謝瓦納茲下台前的日薄西山、眾叛親離有所不同。俄羅斯政治觀察家認為,示威者錯估形勢將會給烏克蘭帶來災難。(取材自法新、美聯社 )

相關新聞
烏克蘭總統選舉風雪無阻藍橙對決
布什:烏克蘭大選如不公  重新檢討兩國關係
烏克蘭總統決選 尤申科與亞努科維奇決高下
烏克蘭開始總統大選投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