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血管瘤 生在敏感部位須積極治療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11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

台灣每年新生兒中,平均約每一百名嬰幼兒就有一人會有血管瘤,多數血管瘤會自行消退,但若發生部位在生殖器官、口鼻、眼睛周圍或有出血現象,最好積極治療,以免併發感染或阻礙視力等。

皮膚科醫師林俞志表示,嬰幼兒的血管瘤長得紅紅的,如掛在身上的大顆草莓,所以俗稱「草莓狀血管瘤」,最初期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淡粉紅色小斑塊,直到小寶寶二、三個月大時,變成大紅、飽滿的肉瘤,讓家長極為憂心。

他表示,通常幼兒二至六歲期間為消退期,血管瘤會自動萎縮,但是每個患者血管瘤消退速度不太一樣,據統計,約九十%患者,九歲時大都會自動萎縮至平整的程度。

林俞志表示,小顆的血管瘤可能在自動消退後,完全看不到疤痕,但是大顆的血管瘤消退後,可能會留下皺皺的皮膚,或較明顯的疤痕。七至十歲以後的血管瘤,逐漸進入穩定期,腫瘤不再繼續消退,部分患者可能留有疤痕或殘存的血管瘤,青春期過後,就可進行疤痕整形手術。

不過,林俞志提醒,若血管瘤長在生殖器或肛門周圍,易在排泄、清潔過程中受傷出血,傷口受到排泄物污染,比較難照顧,就可能會發炎感染。

若血管瘤長在口鼻,就可能影響嬰兒呼吸、餵食;而眼睛周圍的血管瘤,日後就有弱視或斜視的隱憂;有些血管瘤位在嬰兒容易抓到或碰撞位置,如臉頰、腳踝外側,傷口會反覆流血不止,在照顧上也不太容易。

林俞志表示,雖然大部分血管瘤會自動消退,但仍須視其生長部位及未來影響性作完整評估,對於需要治療的血管瘤,應積極尋求專業醫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不只抗氧化 解鎖巴西莓的功效和混搭吃法
【梁廚美食】豆角兩吃~港式家常菜 叉燒料理
換個容器 就可以萬無一失的享用千層蘸醬了
【廚娘香Q秀】五味透抽、酒釀乾燒蝦和咕嚕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