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紀念碑建成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馮靜編譯報導)柏林美聯社12月15日記者邁特-舒曼(Matt Surman) 報導﹕ 姍姍來遲的為悼念死於納粹大屠殺的猶太人紀念碑(Holocaust memorial),最後一塊碑石12月15日終於完成。

星期三﹐當起重機吊起了最後一塊炭灰色的碑石並將其安裝到位之後﹐這一由數千塊碑石建成的德國全國大屠殺紀念碑終於落成。這一紀念碑是為悼念6百萬死於納粹之手的猶太人而設立的。

由於來自於不同方面的意見和爭論﹐使得對是否應該建立這座紀念碑的爭論延續了15年之久。 這些爭議來自於財政、藝術風格等方面和對以建立紀念碑的方式來披露納粹罪行是否合適的不同觀點。這座紀念碑的落成象徵着這一曠日持久的爭議宣告結束。

星期三﹐對建立這座紀念碑的支持者們指出﹕即使紀念碑已經建成﹐但對這座紀念碑的不同意見仍可能繼續。

議會主席(Parliament President)沃夫岡-希瑟斯(Wolfgang Thierse) 指出﹕爭議並沒有影響紀念碑的完成。但這些爭議並沒有破壞紀念碑的建成。希瑟斯是站在這座佔地有兩個足球場大的﹐由2711塊全鋼筋水泥碑石構成的紀念碑前發表這番講話的。

為完成這座紀念碑﹐還需要鋪設通道和建立一個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er)。整座紀念碑將由德國首相哥哈德-朔德(Gerhard Schroeder) 訂於2005年5月10日正事剪彩開幕。

今年三月﹐在柏林的猶太人組織曾要求這座紀念碑的建築師﹐其本人也是猶太人的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公開引咎辭職。 其起因是這位建築師曾開了一個反希拉伯人的玩笑。

針對這一玩笑﹐艾森曼在星期三的講話中指出﹕我已經學到教訓﹐一個玩笑在一個國家是玩笑﹐ 但在另一個國家也許就不是玩笑。

這些爭議包括去年建築師計劃使用的一種防途鴉的化工原料來自德國德固薩(Degussa)公司﹐這家公司是一家曾為納粹生產毒氣的合作公司。

幾年來﹐為這座紀念碑的設計、財政支持和其政治色彩﹐一直發生着一場爭論。

艾森曼還指出﹐在很多時候﹐我都認為也許我們從來都不會建成這座紀念碑。並且我非常感謝這場爭論的結束﹐ 也許它是另一場爭論的開始。

起重機將最後的一些碑石填入碑體並用水泥將其固為一體﹐這些碑石小的不足一英尺﹐大的有15英尺高。

正如艾森曼曾指出過的﹐這些碑石被有目的地排成波浪狀、高低不同的,並低於兩旁的街道。其用意就是讓人們有一種陷入圈套感覺﹕猶太人正被送入死亡集中營。使人回憶起當年那段令人恐怖和不安的歲月。

不均勻的水泥柱表現出了德國歷史的沉重的一頁。紀念碑碑址緊靠1945年納粹頭子阿道夫-希特勒自殺的地下室遺址。這些水泥柱同時代表了冷戰時期的柏林牆的無人區的一部分。其玻璃裝飾的瑞徹斯泰(Reichstag) 國會大廈和最近翻建的布倫敦柏格門(Brandenburg Gate) 把參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紀念碑的比鄰 – 新的美國大使館正在街對面興建。

隨着紀念碑的竣工﹐猶太人的領袖們開始擔心﹕這座矗立在納粹首都的紀念碑也許吸引那些極端主義者們的注意並以此來大作文章。

星期三發表的有關內閣部長奧特-希裡(Otto Schily) 和猶太人領袖保羅-斯佩智(Paul Spiegel) 的評論披露﹐一旦紀念碑揭幕﹐政府將發布一項禁令以禁止在紀念碑附近的任何抗議活動。

斯佩智在與勒普子格-沃斯唐日報(Leipziger Volkszeitung Daily) 記者談話中指出﹕這項禁令可以有效的阻止那些納粹黨徒們妄圖在紀念碑附近的遊行的企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菲參議員:調查顯示菲律賓小城女市長是中國人
調查:中國地下錢莊讓墨西哥毒販洗錢更便利
玻利維亞政變 中國產裝甲車故障視頻熱傳
美國籲中國人赴美學文科 專家:有兩個好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