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下)

人氣 1

【大紀元12月23日訊】(自由亞洲電台姬勵思採訪報導)據香港政府統計,近數月來,在港產子的內地孕婦人數直線上升。今年四月至九月間,內地孕婦在港產下的嬰兒達五千二百八十三名,佔所有在公立醫院出生嬰兒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九。也就是說,目前香港每四個“嬰兒”,就有一個是“內地媽媽”生的。

一般相信,內地人選擇來香港產子不外乎基於兩大原因,下一代的香港居留權及逃避內地超生的懲罰或兩者兼而有之。

內地孕婦來港分娩潮,除了大大加重香港的醫療負擔外,還對香港造成深遠的影響。

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首席講師宋立功認為,這對香港長遠的人口結構有很大的影響﹐他說﹕透過這種方式,內地孕婦產子後,希望他們取得居港權,日後有機會申請父母來港,我相信相當部份的孕婦有此企圖,令香港人口結構變得複雜。現時每日有150名內地人持單程證來港,當中七八成是家庭團聚。而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平均每月有三四十宗,一年下來,數目可想而之,十至十五年後,額外增加的人口,對香港的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做成沈重壓力。

不過社會上亦有一種說法,認為香港近年的出生率極低,內地孕婦來港分娩正好填補這些缺口,但宋立功並不認同這種觀點。他認為人口政策要有計劃及有秩序,不單是數量的補充,同時要關注人口質素。他說﹕希望出生率有增長是需要有秩序、有計劃地進行。現時內地孕婦來港,政府不知他們何時來,從那裡來,家庭背景如何等; 再者,這些內地孕婦大部份都是在最後關頭倉卒入院,事前沒有作充分的檢查,對嬰兒做成一定的危險,容易感染傳染病,又或者產後發現有嚴重健康問題,所以這不能單看數量上的填補,亦要關注人口的質素。

政府亦意識到內地孕婦來港分娩潮的問題,提出多項措施來解決,包括增加他們的醫療費用,達到高於私家醫院的收費水平;提高按金及提早徵收; 以及不再向欠繳診金的人士,提供非緊急醫療服務。立法會及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政府建議的措施成效不大,而且只針對欠繳診金的人士,卻未有對準問題的癓結,即居留權的問題。

有立法會議員指出,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問題,並非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可獨立解決,要求政府成立包括衛生福利及食物局、保安局等跨局小組,研究解決內地居民來港產子造成的問題。

宋立功也認為,政府成立跨局小組統籌解決的方向正確。長遠而言,需要修訂入境條例,甚至居留權的法例等,以遏止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之風。他說﹕來港的孕婦大部份透過自由行,而且近八成來自廣東省,特區政府應與廣東省有關部門磋商,要求他們收緊審批程式,應有助減少一部份孕婦來港的數目。另一方面,香港目前受法例所限,不能禁止內地孕婦入境,因此,長遠而言,需要修例,又因問題涉及入境、醫療、保安等不同部門,現階段成立跨部門小組,充分掌握情況,探討那些法例需要修訂。

問題之癓結,可說是淺而易見。要對症下藥,亦非難事。袛是,凡涉及中港關係的問題,特區政府一向予人畏首畏尾之感,這次又是另一次的考驗。(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氾濫 加重港醫療負擔
陳明怀孕MV“降落” 首次以孕婦狀態露面
中國內地孕婦到香港產子個案急劇增加
初步研究發現:葉酸也許會導致乳癌但無定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