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新年晚會幕後特輯(二)

新唐人新年晚會七大會場深入社區

標籤:

【大紀元12月30日訊】新唐人三歲囉

十二月份是新唐人電視創立三週年,新唐人從草創期至今的短短三年,吸引了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新聞工作者加入全球工作團隊,記者站分布世界各地50多個,觀眾群也由創建初期的數萬擴增到2億。在北美地區,新唐人在數個大城市進入了有線電視,同時在網絡上24小時同步轉播,今年4月,歐洲、亞洲換了兩顆衛星後,歐洲的衛星可以覆蓋歐洲和中東的一億人,亞洲的估計達七千到八千萬。

2005年對新唐人而言,是飛躍的一年。

REAL格式(256K)在線觀看, REAL格式 (256K)下載

**新年晚會凝聚華人心

在紐約華埠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中,僑界人士建議不只在新年晚會,也希望新唐人日後多舉辦文藝活動,讓老僑民重溫傳統藝術,同時,也讓中國文化紮根在新一代。

雅美社區輔助會長馬士珍認為,由於語言和文化的障礙,長期以來,華人的社交活動侷限在中國城,形成了封閉的生活圈,藝術的力量是最打動人心的,透過參與藝術活動,可以鼓勵社區居民參加社區活動,甚至進一步參予公眾事務。新唐人舉辦的晚會,是華人邁向主流社會的契機。

紐約的亞裔人口佔全市的百分之十,其中以華人最多,紐約出生的中華總商會會長雷光達表示,雖然自己不會說中文,但是心中深處清楚的認知中國文化是自己的根,對於生活在西方社會的第二代而言,如何正確的認識中國文化,在西方如何傳播媒體,扮演了極其關鍵的角色,新唐人以文藝的方式舉辦新年晚會,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華僑文教中心吳學誠主任去年觀賞了2004年首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對於氣勢恢弘的大型舞蹈感到印象深刻,如此融合東西方正統藝術的表演,動員人力之多,藝術內涵之深,是紐約很少見的。

聯成公所的主席趙文笙則表示,華埠地區的老僑們胼手胝足的在海外打拼努力,終得安居樂業,雖然物質生活安定了,精神層面卻很空虛,因此,每當有粵劇團演出之際,總是擠得水洩不通,座位滿了,甚至還有老僑們站在門邊聆聽戲曲,由此可看出海外華人對於母國文化的熱烈渴望,他期許新唐人不僅在新年,未來在社區也多多舉辦文藝表演,服務僑民。

鏡頭轉到中國的香港,身穿古裝打扮的如同仙女下凡般出現在熱鬧的望角街頭,許多市民不由得停下腳步,欣賞這柔美優雅的翩翩舞姿,在熙來攘往人群中,香港晚會籌備組在街頭展開宣傳攻勢,刮起了一陣新唐人旋風。服務台前民眾們爭相索取晚會的宣傳單及年曆卡。不少市民在看過韻味十足的晚會宣傳後,興趣盎然的詢問工作人員如何收看新唐人電視。

晚會在即,歐、亞、美洲七大會場的晚會紛紛展開宣傳活動,此時,得到了當地居民莫大的鼓舞與支持,藉由晚會,打破了隔閡,標誌著華人的相互合作和理解,更象徵新唐人邁向了新的里程碑。

**媒體清流

目前,新唐人電視已成為海外唯一深具自製節目實力的電視台,走過辛苦創業的三年,累積了充分的自信及實力,未來,將幫助海外的華人融入主流社會,增進東西方的理解和交融,促進中文媒體的多元化和資訊的自由流通,並培養華人關懷和國際視野,提供各種社會團體公平參與和表達藝術和政治上的意見空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東北女知青成世界著名歌唱家
紐約「九評」研討會在唐人街舉辦
新唐人華人新年晚會幕後特輯(1)
新唐人戶外歡慶 介紹灣區華人新年晚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