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熱日漸膨脹 喜憂參半

標籤:

【大紀元2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常鵬, 倪紫金綜合編譯報導) 對於平時汽車必須與無所不在的自行車爭道而行的北京市, 今年大年初一,交通與往日相比却顯得格外的疏暢。這是一種非同尋常的平靜。今年北京市駕車的民眾,除了出城旅游外,大多數呆在家裏。

根據合衆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的報導, 中國官方媒體在大年初一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2003年汽車的銷售量上升了34.2%,總計賣出了約439萬輛。去年每月賣出汽車超過365,000輛。中國去年共生產了444萬輛汽車,比前年成長了35.2 %。中國去年汽車的生產量與銷售量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製造國,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中國公安部的數據顯示,2003年全國路上共有9,600萬輛機動交通工具,其中包括2,400萬輛轎車。中國各式交通工具駕駛員總計超過1億人,其中略超過半數的5,400萬人持有汽車駕照。

根據汽車業觀察家的分析,許多人正在尋找獲得私有車輛的方法,轎車已成為最紅的銷售項目。北京市的環城公路已經建到六環線, 平日讓人感受到的就是中國汽車熱在日漸膨脹。

然而,中國的經濟成長幷不能與駕駛安全仍處於萌芽階段的汽車文化相提幷論。中國第一條有關交通安全的法律是在2003年10月下旬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核准,於2004年5月1日才會生效實施。

上個世紀,全世界因交通事故共死亡2585萬人,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死的人數還多!上個世紀一共生產了22.35億輛機動車,每百輛車至少奪走1.2個人的生命。中國在交通事故方面,自80年代後期首次突破50,000件起,就一直保持世界記錄。

據粗略的統計,全世界約60億人口中每年死亡5200萬人,其中死於交通事故的大約50萬人,占總死亡人數的1%,排在人類死亡原因的第10位。在中國, 每年交通事故死亡約占總死亡人數的百分比為1.5%,排在中國人死亡原因的第七位。在中國,交通事故每死三個人,有兩個是由於違章駕駛。

2003年全國公安部門共受理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這些事故造成104372人死亡,494100人受傷, 直接經濟損失33.7億元。去年,在機動車增長1674萬輛、道路增加4.6萬公里的情况下,全國交通事故次數、死傷人數出現了1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其中“非典”期間事故明顯下降。

目前中國共有超過30,000公里長的高速公路,從道路網的規模來看僅次於美國。盡管這些公路的建設號稱高質量,但根據公安部門的資料,交通事故發生在高速公路的數量比發生在市區街道上的多;而事故的死傷者多數為農民、民工及個體戶。

由於交通事故的發生,去年使十萬多個家庭失去了親人,近五十萬名群衆遭受了交通事故帶來的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創傷,教訓十分慘痛。誠如一位法國專家說的那樣,汽車不只是人們喜愛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種殺人的工具。如何增强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形成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環境和氛圍正是目前處於汽車熱的中國社會的一個當務之急。

相關新聞
俄城市汽車爆炸  至少二死六傷
俄羅斯南部一城市爆炸1死7傷
〈線上交流道〉汽車網站 帶你e路狂飆
吳若甫遭劫持下落不明 其汽車在延慶找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