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米社區的生態解說員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孟君採訪攝影
在桃米里轉型成生態社區的過程中,除了住民重新體認到人和大自然的關係必須有所轉變外,包括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及飛利浦企業等外界專業團隊的參與,也是社區轉型不可缺少的助力。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表示,「軟體先行」是基金會參與桃米社區重建過程中的第一要務。因此透過特生中心在生態保育專業的輔導,以及飛利浦在經費和設備上的奧援,目前桃米除輔導居民投入生態解說及調查監測工作,也同時進行生態教育的扎根工作。今年暑假就有數十名桃源國小和附近埔里地區的學童參與小小兒童家園探險隊,認識自家附近的自然寶庫。

  而九個已經過認證的生態解說員,有的是中午吃飯的那家餐廳老闆,有的是忙著為客人張羅早餐的民宿主人。然而只要一拿起擴音器,憨厚的莊稼人隨即變成專業的解說員,專注地解說這些過去毫不起眼,如今卻為桃米帶來生機的動植物。守護家園的心意到了嘴邊,雖然質樸,但卻是最動人的語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生態旅遊蓬勃發展 動物緊張乃至死亡
環境專家警告保護黃河源區凍土刻不容緩
毛蟹土博士 愛「蟹」一生
中國大陸土地沙漠化受三大因素持續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