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禁售含馬兜鈴酸21中成藥

人氣 79
標籤:

【大紀元6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綜合報導) 香港衛生署六月一日起,禁止含可致腎衰竭及癌症的馬兜鈴酸中成藥銷售及入口,並點名回收廿十種中成藥,包括香港老牌中藥廠「馬百良」和「位元堂」,以及國內知名藥廠「北京同仁堂」的產品。不過,有被點名的中成藥代理商對衛生署的做法不滿,指被點名回收的產品,全是較早前響應衛生署呼籲自願交出送檢的中成藥,坊間有數以百計未送檢但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仍在售賣,如市面上仍可買到標明含細辛(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

有代理商指出,被點名的中成藥即使稍後更改成分,銷路一定會受打擊,但現時「漏網」的中成藥,可以有時間更改製藥成分,改用不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甚至不列出有問題的配方,衛生署及巿民根本難以察覺。「現時坊間有逾千種中成藥,政府根本難以全面檢驗。」被點名的廠家稱。

衛生署發言人亦承認坊間可能仍有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存在。署方發言人強調,當局會加強在巿面抽驗其他藥品,一經發現有馬兜鈴酸,會即時公佈及回收。

*化驗結果被質疑

該署是在較早前由藥廠及代理商送交檢驗約一百種中成藥中,驗出廿一種藥含馬兜鈴酸並宣佈回收。

其中一間受影響藥廠位元堂的廠務經理龍志豪表示,該公司製造的「鼻敏通」在推出市面之前,曾經由私人化驗所檢驗,證實不含馬兜鈴酸。他質疑衛生署的化驗結果,該公司將與化驗所及衛生署跟進,可能再化驗該產品。

該公司會遵照衛生署指令停售鼻敏通,但龍志豪又不滿衛生署通知太倉卒,指衛生署於五月卅一日始將化驗結果通知該公司,昨日便指令停售,時間太倉卒,擔心無法及時通知門市收起貨品。

衛生署暫未收到有市民服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的不適報告,但提醒市民若購買了這些產品,應該停止服用,將之銷或交回中成藥的代理商,或於辦公時間交回九龍南昌街382號公共衛生檢測中心2樓衛生署中藥事務組。該署已指令中成藥製造商及代理商本月底前,從市面回收產品。

禁售和入口的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包括馬百良的「蘇合丸」、位元堂的「鼻敏通」、香港第一藥業的「龍胆瀉肝丸」、以及北京同仁堂的「順氣止咳化痰丸」等。

*可致腎功能衰竭

長期或過量服用馬兜鈴酸,可導致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及尿道癌。衛生署早於今年月宣佈,六月一月起禁止銷售所有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將來亦不會批准此類中成藥註冊。

然而關注香港中醫藥政策聯席會秘書長潘光濤透露,六月一日剛收到衛生署邀請,二日才開會討論如何規管含馬兜鈴酸中藥。他批評該署先禁售部分中成藥,才討論如何規管,做法是「打死狗講價」,對業界不公平。

*中藥西用的惡果

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基礎研究所陸廣莘教授認爲,藥之害在醫不在藥。中藥所謂的藥害是由於中藥西用的結果。

陸廣莘曾指出,「龍膽瀉肝丸」導致腎衰竭事件,最早是因爲外國人不懂中醫藥,亂用中藥造成的,在國內則是一些西醫未按中醫理論、辨病使用造成的,不能怪罪中藥。

針對國外和國內有患者將含有關木通的藥品作爲長期服用藥品,甚至當作減肥藥品使用,陸廣莘認爲,這是完全錯誤的服用方法,違背了中醫藥用藥理論體系,未能避免中藥毒副作用的出現。

*藥典指過量有害

實際上,早於廿多年前,《中藥大辭典》就明確指出:「服用木通、馬兜鈴過量,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馬兜鈴過量服用有害早有科學依據,並不是現代科學發現的。另外,《中國藥典》對所有中藥飲片,都作了嚴格的用量限定,規定木通和廣防己日用量分別爲3至6克和4.5至9克。而國外有些藥物的配方用量超過《中國藥典》規定的50倍。


專家一致認爲,中醫診療講究「辨證施治」,治病「中病即止」,隨病加減,從來不主張長期使用。無論是關木通還是含馬兜鈴酸的其他中藥,如果按照中醫藥理論使用,就是良藥,不按中醫藥理論使用,就很可能成爲毒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星中醫師促政府解除部分中成藥管制
香港禁止進口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
港貿發局指參展商須守國安法
港議員倡重塑深水埗排檔 締造文化旅遊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