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國家公園經典美景一網打盡

標籤:

【大紀元6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詩涵美國報導.攝影

 飛機自美國西岸舊金山凌空而起,見到船屋及城中森林交織的綠意,很快的視野便被覆雪的高山與淺棕色的荒地取代。從高空這麼往下看,深感美國國土的遼闊;漸漸的,飛機竄上雲端,閉目揣想,雲端下的景觀是何等模樣?這是飛往猶他州的旅途,將自鹽湖城搭車一路賞玩靠近美國中部,踩在這片土地上所看見的國家公園,將又是怎樣的景觀?

美景湧現 黃石國家公園

 一八七二年設立的黃石(Yellowstone)國家公園是全世界首座國家公園,幾近全台的四分之一面積上,數萬頭鹿、三千多頭野牛趴趴走,此外還有大角羊、熊、郊狼及天鵝等群落。政府對國家公園的一切任其「自生自滅」,著名的一九八八年大火改變了公園三十六%的景觀,當時耗費鉅資的救火主要也是拯救已開發地區,這樣放任的保護方式,讓黃石瀰漫著濃厚的野趣,野牛成群結隊過馬路、燒過的樹歪七扭八倒在山坡上,美得相當瀟灑。

 老忠實噴泉(Old Faithful)、長毛象熱泉(Mammoth Hot Springs)、彩泥噴口(Fountain PaintPot)、高塔瀑布(Tower Fall)堪稱黃石四大天王。老忠實噴泉照表操課噴發,不過要多壯觀,就要看老忠實伯伯的心情了,每一輪表演大約可持續個五分鐘,據老忠實的忠實觀眾表示,黃昏時候噴泉搭配夕陽最美,但襯托藍天白雲的時段,也有不少擁護者。

 黏呼呼、冒泡泡的彩泥噴口可觀賞化石巨林的美麗,不過走在木棧道要小心踩到野牛便便,不小心跌進泥漿鍋裡的牛啊鹿的,並不會被公園管理員拯救,所以切記走在步道上別摔進去,不然在彩色炫目的噴口中,心情絕對黑白。此外,高塔瀑布可別凝望太久,否則會有即將跌進去的恐怖幻覺,相當撼動人心;公園北口的長毛象熱泉,則是以石灰華階層疊的霧煞煞風景著稱。別忘記車行緩慢多看看道路兩旁,也許會看到「熊熊」出現的驚喜!

群峰壯闊 大提頓國家公園

 位於黃石公園南方的大提頓(Big Teton)國家公園,山高四千一百九十八公尺,山頂終年為雪白頭,山群中以三個花崗岩尖山最為突出,分別稱大提頓、東提頓、南提頓山。陡峭的山勢從山腳延伸到山頂,公園也明文建議「不要單人登山」,讓人覺得不可親近,也難怪早期法國設計陷阱誘捕獵物的人們稱它為「三乳房」(LesTrois Tetons),大概有那麼一點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意味吧。不過老實說,一山未平一山又起的山群,沒有相對地圖的指引,實在很難看出哪裡有三座美麗的胸部咧。

 自南端前進大提頓國家公園,會先進入北美紅鹿保護區(National Elk Refuge),占地一萬公頃,提供動物避冬之地,不過由於草長肥美,夏初還是會有埋頭啃草、不捨離去的鹿;要提醒千萬別靠牠們太近,保護自己也別打擾動物進食的情緒。

 整座國家公園由蛇河(Snake River)及其支流南北貫穿,觀景道路也沿河而行,水獺、鱒魚是主要動物,能不能見到就要看運氣啦。除了動物,大提頓公園的主要景致,是連綿的山映在湖泊上,水平線上下交互生輝的景色,由南到北的珍妮湖(JennyLake)、雷湖(Leigh Lake)及傑克森湖(Jackson Lake)都是觀山景和照相的好去處。

別有洞天 風洞國家公園

 一般認為,風洞(Wind Cave)國家公園是在一八八一年被發現的,而且有點搞笑。賓漢兄弟──傑西與湯姆在此跌了一跤,頭上戴的帽子居然被強風吸進狹窄的洞穴中,這個地底洞天才被慢慢挖掘出來。

風洞國家公園涵蓋了地面上下兩個迥異的世界,地面上的綠草原棲息著叉角羚、草原犬鼠;地面下則是蜿蜒扭曲的地底洞穴,這地下迷宮在五千萬年前生成,空氣、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將水轉為酸性,侵蝕石灰岩,當地下水位降低,就留下路徑錯綜複雜的洞穴,現名列全美第三長洞穴。

 洞穴之旅是一定要參加的,而且居然搭乘電梯直下風洞,但別被它的名字騙了,步道內的風已在嶙峋蜿蜒的洞穴中流竄散盡,乾爽的情境下,安靜得連自己的心跳聲都聽得見。霜花或爆米花狀的結晶石相當特別,鐘乳石也四處垂掛,然風洞國家公園的最大特色是薄而銳利的方格岩(boxwork),呈網狀鑲嵌在洞穴的天花板,壯觀也驚人。

 沒有七彩霓虹燈的洞穴,僅以最基本的照明為主,感覺相當原始,最刺激的是導覽員一定會在洞穴之旅的途中,選個地方關上手電筒及照明燈,被全然的黑暗包圍,有幽閉空間恐懼症的人恐怕會驚聲尖叫。

洛磯山國家公園

 七千年前,印第安各族就已在此區狩獵動物,十九世紀採礦者、獵人及牧場經營者陸續踏入這塊土地,擁有高山凍原、原始森林及河流湖泊和陣容堅強的野生動物,俯拾皆是好風景。

 朗朗晴空下,輕快走進洛磯山(Rocky Mountain)國家公園東側入口處的海狸草原遊客中心(Beaver MeadowsVisitor Center),觀賞介紹影片聽聞一句旁白是:「洛磯山有它自己的氣候。」對這話不甚明瞭的我們,在走出遊客中心大門立刻了解──居然在下霰!

 這樣意外的氣候不過十分鐘又轉晴,興奮地乘車走在山脊路上,這北美數一數二的景觀道路果然美不勝收;很快地抵達曼尼山谷彎(ManyParks Curve),下車的時候我們又愣住了,大雪紛飛真是美啊!洛磯山果然有它自己的氣候。

 曼尼山谷彎坐落在高山竣谷上的鳥瞰點,可以相當清晰地看見一萬三千多年前冰河切鑿的地形,偶爾空中還有紅尾鷹或鷲盤旋。再沿著山脊路前行是樅樹與雲杉,經過森林峽谷、熔岩懸崖可抵高山(Alpine)遊客中心;再往西去,公園道路由東西向轉而為南北向,自米納隘口穿越有「美國屋脊」之稱的大陸分水嶺,降落在此的雨水,東側注入大西洋,西側流向太平洋。

 一般說來,玩到這裡已經很過癮,而且由於洛磯山國家公園的豐富景觀,時常會讓人忘情地停留,看看雪中的北美紅鹿或是嚇壞人的壯觀河谷,更讓人感嘆公園之大,真想再來幾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墾丁陸蟹多樣性 世界第一
慶祝520 南投縣推出台灣陶藝盒子
珊瑚產卵不可受到破壞 夜間潛水危險民眾勿試
非洲波札那的丘比國家公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