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紙今年「十大流行語」發佈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訊】流行語的變化折射出社會的變化,作日,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聯合作日發佈了中國報紙今年「十大流行語」,其中,「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一詞位居榜首,其次歐錦賽、虐俘、科學發展觀、高致病性禽流感、釋法、劣質奶粉、電荒、和平崛起、審計風暴。

據中新社道,此次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聯合發佈的此次十大流行語,比前幾次發佈更加深入分為綜合類、國際類、經濟類、科技類、文化類、時事類等六個類別。

據悉,本次發佈結果選自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中國青年報、羊城晚報等十三家流通量大的主流報紙今年1月1日至 6月25日的一億六千萬字語料,進行動態跟蹤與篩選,利用語言信息處理技術對詞語的頻度、散佈度和流通度進行科學量化後,得出流行語走勢曲線圖,通過分 析流行語的曲線類型,由計算機提取候選流行語,最後確定十大流行語作為結果分佈的。

其中,國際類十大流行語為:諾曼底登陸六十週年、臨管會、哈馬斯、雅典奧運火炬、人質事件、塔什干峰會、隔離牆、核凍結、伊拉克主權移交和襲擊預警。

國內經濟類十大流行語為:車展、零關稅、限電、雙色球、汽車召回、負利率時代、地下保單、不良貸款率、直銷立法和彩票立法。

科技類十大流行語為:火星探測、金星凌日、勇氣號、雙模手機、智能手機、嫦娥工程(繞月探測工程)、轉基因食品、氣象監測預警、震盪波病毒和無害化處理。

文化類十大流行語為:十面埋伏、人造美女、中法文化年、紅色經典、女子十二樂坊、三項教育、水煮三國、電影分級制、媒體責任和電影傳奇。

國內時事類十大流行語為:問責、西柏坡精神、航意險、寶馬彩票案、第二代身份證、誠信缺失、台灣公投、廉政承諾、航班延誤賠償和三農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媒體評論香港七一大遊行
北京政府錯解香港民意
美國媒體稱 馬龍白蘭度給美國電影帶來革命
日本參院即將改選 小泉首相承受更大壓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