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認同台灣還是中華民國﹖

林保華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8月23日訊】台灣的統獨兩派﹐在國家的認同上﹐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有不同的見解。這個統獨問題影響到國內的族群團結。從台灣大多數民眾來看﹐顯然他們對“台灣”的認同較“中華民國”為高﹐只是中國的武力恐嚇阻礙他們自由的表述﹔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主要是歷史因素和習慣勢力﹐隨著歷史的發展和中國的打壓﹐以及國際現實而逐漸單薄。基於這些原因﹐綠營有正名“台灣”的要求﹐就連中國國民黨﹐雖有“中國”的稱號﹐面對台灣本土化的壓力﹐也不能不提出“在地化”的口號。最近國民黨提出基本論述﹐對中華民國與台灣關係的表述﹐企圖加以融合﹐然而其中又是困難重重﹐最大的阻力在中常會中的老舊勢力﹐所以連「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也不被接受,最後由黨主席連戰拍板,才修正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民主和平最大保證」這個不倫不類的詞句。

差不多在同時﹐行政院長游錫昆出國訪問期間﹐在宏都拉斯多次提到“
台灣﹐ROC”﹐ROC是中華民國的簡稱。顯然﹐游院長也是有意將台灣與中華民國“合二為一”。之所以到達宏國才這樣說﹐相信是那以前在多米尼加為台灣特使團座車所做的識別證中,竟標示著「CHINA,TAIWAN」,不僅將台灣與中國混淆,照英文地名在國名前面的排列,使中國成為台灣的一部分﹐這當然也是荒唐的一件事。除此﹐還有其他類似事件﹐使游院長有必要在外交場合宣示台灣﹑中華民國與中國的彼此關係。當然﹐如何精確表達也有爭議。

無庸諱言﹐台灣﹑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是多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其中“中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專利﹐而且獲得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認同﹔中華民國要奪回“中國”的稱號﹐談何容易﹖如果中華民國目前的版圖是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打出中國的旗號還有理由﹐然而把台灣說成中國﹐捫心自問﹐不但她的幾百年歷史不可能代表中國﹐遠隔台灣海峽的地理位置又豈能代表“中”國﹖

本來﹐“一邊一國”﹐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十分明確﹐然而台灣的統派反對這種論述﹐因此不論游院長的上述論述﹐還是早先呂秀蓮副總統的論述﹐都是考慮了國內的因素尋求妥協之道。但是這種妥協還遭到台灣統派人士的百般嘲弄。例如“庸人自擾”﹑“佔便宜”等等。請問﹐釐清台灣與中國的區別﹐是“庸人自擾”嗎﹖佔便宜是佔誰的便宜﹖難道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才是聰明和大方﹖正是統派這些要把台灣奉送給中國的心態﹐才使越來越多的台灣人產生危機感﹐並且正名的呼聲越來越高。

但是把“台灣”與“中華民國”並用﹐也只能是權宜之計。今年年初本人受邀來台灣觀選﹐從紐約寄照片等資料辦手續時﹐信封上就因為寫上TAIWAN﹐ROC﹐接待單位久久沒有收到。再補寄掛號﹐郵局職員就塗掉ROC字眼﹐並且說否則會寄到中國﹐因為只要有那個C字﹐就是台海那邊的CHINA(中國)。接待單位在收到這封掛號信時﹐也同時收到從中國轉來的第一封信。此外﹐本人在給美國國會資助的電台做廣播節目時﹐曾用“中華民國總統”的字眼﹐結果被告知須用“台灣”而不能用“中華民國”﹐相信這就是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在“一個中國”政策下﹐“台灣”的國際空間遠比“中華民國”為大。既然這是現實﹐除非是要將台灣奉送給中共﹐否則一切熱愛台灣的人士都沒有理由死抱住中華民國不放﹐因為“感情”也需要服從現實。相信隨著當年蔣介石來台灣的老人逐漸過去﹐他們的“感情”隨風而逝﹐台灣的正名也將水到渠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林保華:審計署能擔當反腐敗的重任嗎﹖
【專欄】林保華:「禽獸權」在中國發酵
林保華:中國攻台信息 自相矛盾
林保華談兩蔣國葬:欺山莫欺水,愛台要愛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