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欲裝20萬隻攝像頭 引發網民熱烈討論

人氣 26
標籤:

【大紀元8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許惠安綜合報導﹞為了全面建立「社會防控體系」,上海在8月份傳出,將在2010年前,安裝20多萬個監控攝像頭。此傳聞一出,引發上海市民及網友的一片譁然,一些市民說,想想看,20萬隻探頭裝在街道馬路上,相當於每平方公里安裝300多只,比路燈還要多,那是多麼驚人的一幕!就是市民走在馬路上渾身都不自在,更別說市民還有什麼隱私權可講了!

有網友認為有必要,「因為,這個工程肯定是撈錢的好機會。」網友估算「數字電視監控系統,一個點的造價在人民幣5000-15000價格範圍內,按最低計算5000*20萬=10億。哇!好多納稅人的錢啊!」

另一網友直言應該在官員的生活環境上裝攝像頭。他說:「我們缺乏的是相互監督機制,所以,在許多地方裝攝像頭時,一定要在監視室裝上一個全方位的供小區的居民或大街的市民監督監視室的工作人員,特別是官員的辦公室、小轎車裡、家裡更一定要裝上,因為他們是公眾人物,公民很想知道自己納稅養的官員是否在為人民服務,官員是不應該有什麼行為隱私的。」

隱私權在中國無法可循

據新華網報導,上海城區面積總共只有600多平方公里,20萬隻就相當於每平方公里安裝300多只,比路燈還要多,那是多麼驚人的一幕!目前在雅典舉行的奧運會只裝了1萬多個探頭就備受爭議,上海有必要裝這麼多探頭嗎?會不會侵犯廣大市民的隱私權?為了威懾極少數犯罪分子,就得讓廣大市民走在馬路上渾身不自在嗎?

在《世界人權宣言》中,明確規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榮譽和名譽不得加以攻擊」。

至今,中國沒有任何法律全面規定公民的隱私權,也沒有一部專門的《個人信息法》。而《辭海》中對隱私權的解釋:公民依法享有的不公開與其私人生活有關的事實和秘密的權利。所以,隱私的產生和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程緊密相連。人的情感越豐富,羞恥心和權利意識越強烈,對隱私就更敏感。

20萬隻探頭裝在哪?

上海有關部門表示,這20萬隻探頭包括了上海所有公共場所的監控探頭,街面探頭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上海楊浦區是上海人口最多的一個區,擁有120萬常住人口,在未來4年內,將率先建立起街面防控體系。

有關專家說,目前,上海已經有10萬隻監控探頭,主要分佈在銀行證券營業場所、商業場所內外部環境、賓館酒店、辦公場所及周邊環境、智能小區、樓宇通道、停車場、車站、碼頭、廣場等公共場所,其中上海4、6萬台電梯中就有一半以上安裝了監控探頭。

安裝20多萬個監控攝像頭,有網友表示,「要雇多少人來看這些攝像呀?如果不看,不是白裝了嗎?」 另一網友說:「把上海人全部監視起來,看誰敢鬧事。」

也有網友持不信任態度:「裝是好事,但監控器後面的眼睛又由誰監控呢?」一網民更提醒大家:「別忘了,每個攝像頭的探測距離可不是一米兩米,所以隱私將無處可藏。」

監控探頭起什麼作用?

從上海警方瞭解到,監控探頭起的最大作用就是治安防控。據悉,上海街面「兩搶」(搶劫、搶奪)犯罪一直是困擾社會治安的一個很大難題。嚴重影響群眾的安全感,及上海的形象。因此,近年來,上海公安機關把嚴厲打擊街面「兩搶」犯罪作為提高治安防控能力。

據介紹,上海街頭的探頭攝像範圍半徑為300至400米,呈環狀360度旋轉,24小時全天候實時監控。遇到突發情況,就啟用人工監控全方位地跟蹤目標。這些防控系統的攝像頭分佈在全市各個區域,探頭把畫面攝下後通過光纜將畫面傳到有關部門的監控室,並與公安部門聯網。

網友直言:「為什麼不把20萬個攝像頭裝到,公安機關的審訊室,私人的日常生活不需要,也不應該受到國家權力的過多監控,犯罪是社會的必然成本,重要的是對國家權力濫用的監控。—–這是一項方向錯誤的改革。」

一北京網友也來發表個人感想:「我堅決擁護裝攝像頭,讓大家都看看究竟是甚麼人在搞破壞作壞事,也讓我們上街不再怕偷和槍,多了許多安全感。攝像頭多了,犯罪率就低了。再說了,屬於合理的隱私事誰會跑到街上去做呢?所以根本不會侵犯好人的隱私,只有壞人才怕攝想頭多了。北京也裝吧,井蓋也能少丟些了。」

「要裝就多數裝在高檔餐飲、高檔休閒娛樂、療養場所。看看腐敗的對象是什麼人。當然這是不會被政府採納的,那不是給自己難堪嗎,要麼就不裝。」

侵犯市民隱私權了嗎?

今年8月10日,上海一大學生魏罡和女友在教室裡接吻的全過程被教室裡的監控探頭錄下來並被學校在校電視台公開播出。魏罡將學校告上了法庭,要求學校公開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費5000元。

魏罡代理律師斯敏江,請求法院盡快給予判決。斯敏江說,好多學校都有全天候監視,很多辦公室也會有這種監視設備,這是法律上的一個模糊區域,希望通過這起訴訟把它明確一下。第二個就是隱私權,像這個事情社會上有爭議,學校也認為沒錯,所以就是雙方觀念上有差距。這種事情也是需要司法來決定這個是在門內還是在門外。

上海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公共場所的個人隱私權很小,安裝探頭的主要目地是維護社會治安。不過,有關部門要確保所拍攝的鏡頭都是作為內部資料使用,實行嚴格的保密制度,不隨意對外公開;儲存的資料無特殊用途的,定期予以銷毀。

網民強烈評論:「我們有些『專家』人格、觀念、智力、水平都不健全,在低層次或小視野中打轉轉,還得意洋洋搖頭晃腦地。請問,「公共場合個人隱私權小」如何理解,小到什麼程度?是否在公共場合可以裸體?可以以不接觸方式探視異性裙(褲)底?可以拍下中意的異性照片回家「欣賞」?可以同樣以社會安全的名義在廁所、浴室中裝探頭?裝於不裝判斷的標準是什麼?誰最終有權決定?」

有網民更以誇張的言詞情緒表達:「嚴重同意!像在英國規定所有商店都要自己安裝閉路電視的!有個什麼案件發生,他逃到那條路都可以被拍下來。 對社會治安非常有幫助。」

「還是裝吧。不然,偉大的新交法開始施行,碰瓷大軍揮戈上路時連個查找證據的地方都沒有。」

「可以裝。就和路口設置的監視器一樣。還記得北京昌平路上撞死人的事情麼,如果不是監視器拍攝下來了,司機還不認帳呢。」

「我贊成,在公共場合裝有什麼不好了,這樣有利於威懾犯罪分子,改善治安。有什麼不自在的,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大家互相看,都沒有隱私了。還談啥侵犯不侵犯的 」

「要裝也要裝在床下啊,這樣偷拍嘛!」

「自己先恐怖起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女儿滿一歲后考慮演出 毛阿敏將在明年初复出
《沙家浜》9月開机 劉曉慶陳道明出演對手戲
《上海灘》續集四易其稿 呂良偉趙雅芝仍是主角
新疆德隆集團陷財務困境中國央行令華融接管重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