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中國領導層派系權力鬥爭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8月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齊勇明報導) 中國最高層領導人交接了黨政領導權以後,外界一直關注著不同派系的權力鬥爭。一般認為胡錦濤和江澤民都在保護和爭奪自己的勢力範圍。然而也有政治評論人士認為,胡溫或江溫之間才是矛盾的實質所在。 *胡錦濤向江澤民挑戰?*

胡錦濤接班以來,外界關於他和現任軍委主席江澤民之間的權力鬥爭的評論和猜測一直沒有停止過。《人民日報》7月12號的頭版長篇文章提出,中國改革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矛盾突顯的關鍵時期,共產黨沒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決定中國改革方向的四中全會召開在即,這是主張改革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向被視為反對改革的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的一個叫板動作。

*派系鬥爭隱蔽巧妙*

有些媒體報導說,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上海幫一直不願意支持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宏觀調控,因為他們認為胡錦濤、溫家寶在削弱他們的政治影響力和經濟利益。

漢密爾頓大學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李成表示,這兩個派系的鬥爭過去一直都以比較隱蔽的方式進行,以巧妙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只是最近才有比較明顯的跡象,例如稍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對溫家寶的宏觀調控政策表示不滿。

李成說:“最有趣的信息是關於陳良宇對溫家寶的發難。他認為緊縮政策影響了上海。這個消息的可信度比較大,這一次好像是有意露出來了,至少是陳良宇方面。緊縮政策影響了上海的很多開發項目。這個意義一方面有權力鬥爭,一方面政治走向的不同。”

*軍權對政治影響多大?*

李成教授說,雙方的鬥爭是不是達到公開化,外界還不清楚。他認為,實際上雙方並不勢均力敵, 江澤民派系是被動的一方,處於守勢。

李成說:“我的看法是江澤民一直在保護自己逐漸失去的權力或者說是保護他的利益集團。確實江澤民有軍權,但是目前中國軍權對政治的影響力有多大,是一個很大的問號。而胡錦濤也不能小看他,他上台以後並沒有犯什麼大的錯誤, 不僅沒犯錯誤而且還有幾個驚人之舉,其中包括SARS, 包括親民形像的一些舉動,包括他始終沒有正面的挑戰江澤民,另外省部級有很多他的人,所以這些都是比較微妙的,是顯示他政治才能的舉動。”

*江澤民仍屬老大*

而國際媒體一般都認為江澤民掌握著實權。多維專欄作家冼岩就撰文說,江澤民至今仍然是無可爭議的老大。他說,保留軍委主席一職,就是要明示和保證核心地位。如果沒有最高裁決權,又怎麼實行對過渡期的平穩控制。中共高層難道會容忍一個不是核心的人物佔據軍委主席的地位、而讓身為黨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的核心屈居軍委副主席職位?

*溫家寶改革傾向*

事實上外界對中國高層的權力結合與派系鬥爭有多元的看法。多維媒體的創始人何頻認為,真正的矛盾在胡錦濤與總理溫家寶之間,以及在江澤民和溫家寶之間。何頻說:“我覺得中國權力鬥爭不像外界所想像的是江胡之爭,而很有可能是胡溫之爭,或者是江溫之爭。胡錦濤和溫家寶都是新一代領導人,他們都希望自己能掌控更多的權力。在目前的情況下溫家寶表現出更多的,更強烈的改革的傾向,而胡錦濤表現出更多的保守傾向。所以胡溫新政或胡溫合作是想像比較多。”

*胡錦濤權力虛實*

何頻說,胡錦濤掌握的權力虛的比較多,表面權力比較多,意識形態領域比較多,相比之下溫家寶是總理。他在很多經濟、行政事務中很容易防礙到江澤民的勢力。所以胡溫或者江溫的鬥爭才是必然的。而外界所謂胡江鬥爭的猜測是搞錯了方向。

然而,政治評論人士、自由撰稿人高新不認為溫家寶妨礙到江澤民的勢力,不同意江、溫存在鬥爭的說法。他說,江溫是真正的嫡系。

*溫家寶熬成總理*

高新說:“溫家寶才是江澤民親自選定的放心的接班人。江澤民在鄧小平為他隔代指定接班人的政治現實情況下,他至少為行政第一把手指定了接班人。這就是溫家寶。溫家寶實際上是在1992年鄧小平沒有選中他作接班人的情況下,被江澤民及時安排改變了他的黨務路線,改從政務路線和經濟決策路線進行十年磨礪,然後通過五年的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秘書長的磨礪,以及五年的國務院副總理的磨礪,終於熬成了今天的國務院總理。這個過程是江澤民給他一步一步安排的。”

高新認為,如果江澤民已經弱勢到沒有辦法,眼看別人推出溫家寶作總理而無力阻擋,他怎麼可能繼續留任軍委主席,怎麼能想像他還是今天的老大。因此他表示外界推測江澤民和胡溫的矛盾是忽略了邏輯。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專家對中國大陸經濟前景看法分歧
吳釗燮:阿妹唱國歌沒有錯 錯在中國打壓
印巴就減緩嘉亞臣冰河緊張情勢展開會談
中國球迷仇日風波出現轉折有人發電郵致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