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首場辯論比政見也比風格 精彩可期

標籤:

【大紀元9月26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二十六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候選人電視辯論會,9月三10日將於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堂堂登場。名義上這是一場政見攻防的辯論會,只是在策士的眼中,這會是一個展現自我風格的舞台,而非純粹的唇槍舌劍,心有所屬的選民從中進一步確定對候選人的認同感,游離選民則是利用此一機會「憑直覺」找到認同對象。

本次大選將舉行三場總統和一場副總統候選人辯論。第一場主題為「外交和國內安全」,將在9月三10日舉行;第二場10月8日在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舉行,主題不限;第三場十2月十3日在坦帕市亞利桑納州立大學舉行,以內政和經濟政策為主。

副總統切尼及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愛德華茲,10月5日也將在克里夫蘭舉行一場辯論。

關於辯論的拉票效果,眾說紛紜。美國安納柏格公共政策中心主任凱瑟琳傑米森說:「某些辯論會表面上看來的確對選情產生影響,至於是不是會決定最後戰局,那就不得而知。」

然而在共和黨民調人員倫茲的經驗中,首場辯論會意義重大。他說:「第一場辯論後民調領先者,還沒有發生過最後落選的例子。」

辯論會不會影響選情,數字可看出一些端倪。近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與皮尤 (Pew)研究中心的兩份民調發現,分別有百分之二十七及二十九的選民表示,候選人的言詞交鋒可能影響他們的投票。

以二000大選來說,三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各有四千六百六十萬、三千七百六十萬、三千七百七十萬人收看,若將這些數字當作今年的參考,再換算可能流動的票數,這對同樣競爭火熱的二00四年大選將是一大變數。

民主黨候選人高爾在上次的首場辯論前,民調領先五個百分點,辯完之後卻反落後五個百分點,最後即使普選票數多一些,仍敗在選舉人票的些微不足。

在邁阿密大學的辯論會以「外交政策與國土安全」為主題。一般民調顯示,民眾雖然對於布什的伊拉克政策及反恐策略有疑慮,卻不見得更信任凱瑞有解決的能力。

正由於凱瑞並沒有獲得較多民眾的支持,且身為挑戰者,因此凱瑞第一場辯論的表現重要性不言而喻,民主黨策士甚至認為,這場辯論是凱瑞最後的背水一戰,退一步即無死所。

在布什與凱瑞的個人風格方面,布什自知常價話,英文文法不時有誤,但他頗能用自嘲來化解尷尬。在今年共和黨大會上他說:「人們有時得糾正我的英文。」簡而言之,自幼在德州長大的他儘管也是出身政治世家,但他善用「尋常百姓」的標籤來包裝自己,塑造一種「總統和我一樣會犯錯」的親民形象。

凱瑞則是新英格蘭上流社會的子弟,他打完越戰後回到美國,從政生涯至今超過三十年,但始終給人「疏離」的印象,與選民之間有一種說不出的距離。

新罕布什爾大學政治系教授柯賓說,凱瑞應該要表現得自然一點,不必去模仿布什的作風。柯賓說:「凱瑞能贏嗎?當然,只是他必須展現一些肢體語言。外表做假不來,作自己就好了,別想演別人的戲。真誠一點就對了!」

相關新聞
國際觀察團將監督美國大選
美國今年大選年申請通訊投票人數激增
最新民調顯示 白宮寶座之爭恢復旗鼓相當
標普經濟專家稱美國大選結果不影響美股看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