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產階層發出不平之鳴成立組織爭權益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於國香港十七日電﹞全世界較少中產階層走上街頭爭權益,但香港的中產階層對港府扶貧紓困政策有意見,他們質疑這是變相「劫中濟貧」。

台灣過去沒有發生中產階層因政府社會救助制度而抗爭,幾年前因老年年金發放問題一度引起爭議,最後採齊頭式平等方式發放,但也引起學者擔心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問題。不過,台灣的中產階層倒未聽說要成立組織保障自身權益。

香港的中產階層組成「中產之聲」,提醒政府應平衡各階層需要。「中產之聲」尚未正式登記,目前約有一百名成員,成員包括律師及小業主等。

組織發言人李子榮表示,中產人士繳稅多、福利少,一直是政府主要收入來源,但卻被嚴重忽略。新的施政報告再次「劫中濟貧」,只投入龐大資源於基層扶貧,令他們忍無可忍。

李子榮解釋,中產人士並非反對政府扶貧,但福利主義不能無理膨脹,當局應檢討及加強監察社會救助制度,盡快促使貧困者自食其力,避免繼續利用中產人士的稅收來無止境接濟。

這個組織將要求港府提高免稅額,協調銀行業放寬貸款條件,讓負資產小業主鬆綁。同時吸納中產人士代表加入扶貧委員會,給予中產人士表達意見的機會。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指出,香港中產階級佔整體社會五成多人口,中產的經濟貢獻佔生產總值六成多,但過去港府一直不重視中產階層福利,直至二00三年的七一遊行,大批中產人士上街,才開始獲政府重視。

他認為,增加教育投資比金錢救助要有效,政府應加強大專教育的資源,因為大專教育其實在「製造」納稅人,投資回報迅速。

相關新聞
馮小剛:《天下無賊》沒有思想性 別給我戴高帽
港貿發局指參展商須守國安法
港議員倡重塑深水埗排檔 締造文化旅遊區
港初選案|戴耀廷今開始陳情 辯方倡判2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