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指反對解除中國武器禁運係因人權

標籤:

【大紀元1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文集華盛頓二十五日專電)美國國務院今天指出,美國當然關切中國取得特定武器系統對區域軍力情勢的影響,尤其是跟台灣有關的部份,但美國反對歐盟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主要理由是中國的人權紀錄沒有改善,甚至還有負面發展,如果解除禁運,會對中國的人權表現傳達出錯誤的訊息。

  今天在國務院例行記者會上有人問到,美國反對歐盟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是完全基於人權考量,還是也因為關切台灣和同一區域內的其他情勢。

  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表示,美國反對解除對中國的禁運,針對的是中國在造成禁運的人權問題上沒有任何改變,事實上還看到一些負面的發展。美國認為以中國的人權紀錄,解除禁運不是正確的政策決定,時機也不對,這樣做會傳達出錯誤的訊息,此時擴大對中國軍售並不適當。

  他說,「對於可能出售給中國的特定武器系統可能改變區域軍力情勢,我們當然會有特定的關切,尤其是跟台灣有關的部份。我們過去已就若干個案中表達過這類的關切,但在目前這個時間點,(反對解除武器禁運)主要是基於這會傳達出什麼樣的人權訊號。」

  包潤石也表示,中國正在興起,重要性越來越高,美國歡迎中國參與更多的國際事務,但美國也期望中國能看看其他參與國際事務國家所遵行的國際標準,包括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會員的規範、在國際經濟事務或者禁止武器擴散方面採行國際標準;或者是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員的責任。中國是安理會會員,也展現出很大的責任感;或者是國際人權標準。中國的興起和成長的同時,在所有這些方面也應該不只是擴大參與國際事務,也要採行國際的標準。

  歐盟準備在解除武器禁運後採取規範對中國軍售的「行為準則」。被問到是不是無論行為準則為何,美國都反對歐盟解除禁運時,包潤石回答說,美國與歐盟就解除禁運的問題有密切連繫,也聽到歐洲方面談起設定行為準則的事,但美國還沒有看到行為準則,無從反對起。在歐盟擬定其政策的過程中,美國會續與歐盟維持連繫。若歐盟提出行為準則,美國會去了解準則有沒有處理到美國所關切的其他問題,但美國反對解除禁運是基於人權的理由。

相關新聞
英女王就香港23條回信給歐洲法輪功之友
23條立法或影響歐盟與中國關係 美重申關注
【新年社論】世紀轉折:法輪功的故事不遙遠
【專欄】鄭貽春:從鄭恩寵冤案看中國司法黑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