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舉行傳奇攝影家卡帕回顧展

標籤:

【大紀元1月27日訊】(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專電)「假如照片拍得不夠好,是因為攝影師靠得不夠近」,留下這句新聞攝影經典名言的卡帕,四十歲英年在越南踩到地雷而喪生時,早已被公認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攝影家之一。繼首站巴黎引起轟動後,柏林本週起至四月十八日舉辦卡帕回顧展,向這位五十年前逝世的傳奇攝影家致敬。

原名佛里特曼(Friedmann)的卡帕(Robert Capa),一九一三年出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猶太家庭,三零年代初在柏林擔任暗房助手時開始接觸攝影。納粹奪權後,卡帕移民巴黎,和當時許多反法西斯的左派文人一樣,卡帕拿著相機親自到西班牙記錄內戰,抓住戰士中彈倒下的一剎那,拍下了「民兵之死」照片,成為戰爭攝影的經典作品。

以戰地攝影聞名的卡帕,終身實踐職業信條,親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阿戰爭、印度支那戰爭等二十世紀上半的重要戰場,甚至與美軍一同前進奧馬哈海灘,拍下了諾曼地登陸慘烈但模糊的畫面。

柏林的回顧展也展出卡帕在中國拍下日軍侵華時農民倉皇逃難、中日軍隊農村游擊戰,以及宋美齡為激勵民心士氣在工廠勞動的照片十多張,無疑是少數記錄大戰前後中國實況的珍貴歷史照片。

除了世界聞名的戰地經典照片外,這次由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總策劃、德國國家展覽館「葛羅皮亞斯之屋」舉辦的卡帕回顧展,也展出許多較不為人知的照片,包括卡帕十九歲拍下的蘇聯革命家托洛斯基流亡丹麥演講、後來在柏林報紙發表的生涯處女作、一九三九年自行車環法大賽、以及以畢卡索為主的系列藝術家肖像。另外透過其他人拍的卡帕本人照片,讓人對這位迷人的傳奇攝影家生平和羅曼史也不禁產生好奇,其中有一張還是出自剛剛才過世的攝影大師布列松之手。

一九四七年,卡帕和好友布列松等人組成馬格蘭(Magnum)圖片新聞社,配合當時媒體對新聞照片的大量需求,馬格蘭迅速成為最重要的攝影同仁團體,對後世的報導攝影美學影響非常深遠。馬格蘭的創始人卡帕堅持照片必須附上攝影家姓名、銷售權利屬攝影師所有,逐漸形成今天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版權觀念,間接促成了攝影藝術地位的建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作家談文化差異 一個地名讓台灣人笑翻
走訪大溪木藝博物館 探索歌后鳳飛飛故事館
加國亞省班芙公園夢蓮湖 上榜世界最美湖泊
組圖:2024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集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