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老齡化帶來內政隱憂

標籤:

【大紀元1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任紋儀台北特稿)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3億大關後,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中高達1億3千萬的老年人口,使中國成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人口高齡問題已對中國內政帶來隱憂。

根據中國老齡協會調查顯示,至2020年,中國老年人口比重將從目前的百分之7增加至百分之11.8,人口老齡化高峰將於2030年左右到來,並持續20餘年。

調查指出,到本世紀中葉,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可能超過4億,佔總人口數的百分之28,65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3億。而且,80歲以上高齡人口屆時可能超過1億人,是目前高齡老人的10倍。專家預估,中國將以不到20年的時間,成為老齡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

中國老齡人口問題除了老年人數過高之外,還影響人口結構變化,並進一步衝擊政治、經濟、社會等層面。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去年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出版的「銀髮中國:中國養老政策的人口和經濟分析」報告,將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歸納為3點:首先,工作人口會因為老齡化而下降,到21世紀中葉時,中國將失去百分之18至35的勞動力。

其次,中國老年人口成長速度會加快。35年前,中國的兒童對老人比例是6比1,但再過35年,這個比例會發展為1比2。

第三,對老年人的保障體系不夠完善。高達3/4的中國工人沒有正式退休金,未來將有上千萬老人貧困又缺乏退休金、醫療保險和家人的照料。

計劃生育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雖然放慢了中國人口激增的現象,但「一胎化」政策也導致老年人口比例持續升高。

中國計劃生育實施多年,除了少數民族與農村外,獨生子女家庭已躍居中國大陸主要家庭形式。人口快速遷移流動,也使得家庭規模進一步小型化,獨居老人增多,在越來越多獨生子女家庭開始進入養老期後,將對獨子家庭的養老能力構成沉重負擔。

事實上,高齡社會已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但中國老齡人口問題格外嚴峻,原因之一在於中國經濟尚未邁入已開發國家行列便遭遇人口老齡化衝擊,中國現有老年人口與整個歐洲老年人數一樣多,但經濟實力卻只相當於一個歐洲國家。

人口專家表示,養老基礎在於老人有基本的經濟保障與醫療保障,這兩樣都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如果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做為養老後盾,要讓老人生活得有尊嚴恐怕只是空談。

中國老齡人口問題複雜難解,另一個原因在於中國大陸仍然欠缺完善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農村的養老保障制度,目前農村老年人口有退休金的比例只佔百分之5,絕大多數老年人必須「活到老、做到老」,70歲以後則普遍需要仰賴子女的奉養,但社會保障制度越晚建立,難度及代價就越高。

學者認為,中國距離老齡社會高峰期只剩20多年,包括養老制度、醫療保障等社會福利措施,都亟待建立與完善,而這些不僅耗費時間,更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如果不及時準備,中國老齡問題將會雪上加霜。

因此,中國老齡人口高峰期已迫在眉睫,能否成功因應老齡化的挑戰,將是中國能否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關鍵。

相關新聞
【從中國傳去琉球的音樂------御座樂】
【從中國傳去琉球的音樂---御座樂】御座樂的樂器(上)
【從中國傳去琉球的音樂---御座樂】御座樂的樂器(下)
【從中國傳去琉球的音樂---御座樂】 御座樂中看三絃的重要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