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霍金認錯否定「黑洞悖論」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1月4日訊】在過去一年裡,英國科學家在黑洞理論、太陽表面針狀體的形成機制、行星形成及彗星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進展。其中最有新聞效應的天文事件當屬著名英國科學家斯蒂芬.霍金公開認錯。

據科技日報報道,英國科學家斯蒂芬.霍金於2004年7月21日發表論文,提出自己的新觀點——黑洞似乎並非吞噬一切,而是會讓其中一些信息逃逸出來。這與他近30年前提出的黑洞摧毀陷入其中的所有物質的看法正好相反,從而承認他以前提出的「黑洞悖論」是錯誤的。

針狀體是太陽表面普遍存在的高溫等離子流體,它們像針一樣以每秒大約20公里的速度「扎」向太陽大氣。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太陽和天體物理學實驗室的科學家通過圖像分析,結合計算機模擬,推測出太陽表面「針狀體」的形成原因,揭開了這個奧秘。

在行星形成方面,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星系發現的上百顆行星,其形成過程可能是,星系中恆星周圍的塵埃團出現不穩定,接著突然間分崩離析成碎片,隨後各碎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不斷塌陷,最後形成行星。

兩位英國天文學家通過計算器模型推測,太陽系中存在大量彗星,約為3000顆,遠大於目前觀察到的400多顆。而人們只觀測到其中很小一部分的原因可能在於太陽系內存在很多不發光的「暗彗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三億元晶圓設備 不賣中國捐台灣
離職員工竊密 入侵主管電郵
今年台股 摩根大通上看萬點
台塑煉鋼廠中油石化區重疊  台工業局研議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