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中文筆會第二屆年會圓滿閉幕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1月11日訊】(大紀元時報記者楚蓉報導) 獨立中文筆會成立於2001年,是全世界用中文寫作、編輯、翻譯、研究和出版文學作品之人士自由結合的非政府、非營利、非政黨的跨國界組織。這個獨立作家組織在全球有近150名成員,主要分佈在中國大陸、北美、歐洲和澳洲。

11月2日,這個成員遍及世界各地的華人民間組織利用網絡會議的形式舉行了年會,在華人民間組織學習民主、探索民主的過程中進行了可貴的實踐。會議通過了修改的章程,選舉了新的理事會及正副會長。

新理事會理事包括中國大陸知名作家劉曉波、王怡、余傑、趙達功、余世存﹔旅居北美的作家陳奎德、蔡楚、廖天琪(女)、孟浪以及候補理事巫一毛(女)。

前屆會長劉曉波再次當選連任會長,余傑和陳奎德當選為副會長。此外,大會還一致通過確認獨立中文筆會前主席劉賓雁為榮譽會長的提案,以及增選鄭義、章詒和、包遵信、流沙河為榮譽理事。獨立中文筆會原有榮譽會員均更名為榮譽理事,其中包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南非作家戈迪默、旅法中文作家高行健、捷克作家哈維爾、瑞典文學院院士馬悅然等。

詩人孟浪是獨立中文筆會的理事兼自由寫作委員會協調人,這次再次當選連任理事。談到獨立中文筆會的成立背景,孟浪說,在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對公民的言論自由、寫作自由和出版自由從來都是嚴厲的鉗制。在過去的歷史上,歷次的政治運動,幾乎所有的作家、知識份子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迫害,一直到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爆發,中國的公民包括學生、知識份子要求民主、自由的和平運動被鎮壓了,從那以後,有不少知識份子流落到西方。而在中國國內的作家、知識份子的人權狀況沒有得到改善,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更惡化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海外的流亡作家和中國大陸的異議作家、知識份子都覺得有必要聯合起來構築一個互相支持、互相交流的平臺,這樣的願望得到了在倫敦的國際筆會和在紐約的美國筆會等國際組織的支持和協助。2001年11月,獨立中文筆會在倫敦被國際筆會接納為成員。

獨立中文筆會的兩個主要推手孟浪和貝嶺住在波士頓,四年前,是他們在艱難的條件下,通過打電話一步又一步地聯絡了有共同理念的中國大陸的異議作家、自由作家和在海外的流亡作家和移民作家。最早參與創會的成員有當時在大陸的劉曉波、余傑、廖亦武,和海外的劉賓雁、鄭義和萬之。

孟浪表示,在過去的四年多來,獨立中文筆會在倡導自由寫作、伸援和營救在大陸的獄中作家、資助在大陸從事自由寫作的獨立作家等等方面都做了積極的努力。特別是去年獨立中文筆會在北京排除干擾成功地舉行了第二屆自由寫作獎的頒獎儀式。獲獎人是《往事並不如煙》的作者章詒和女士。該頒獎儀式標誌著在國內的異議作家、獨立作家和知識份子勇敢地站在一起,向世界表達他們不怕高壓追求寫作自由和表達自由共同的立場和心願,也獲得了海外知識份子的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在獨立中文筆會的近150名成員中有將近一半的成員是來自中國大陸。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獨立中文筆會和國際筆會就杜導斌案的呼吁
獨立中文筆會獄中作家委員會就趙岩被拘案轉發呼吁書
【專訪】楊天水被抓 劉曉波表示憤怒
中文筆會代表參加國際筆會72屆代表大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