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清談】「識人」與「用人」(下) —「用人篇」

思牧

人氣 14
標籤:

上回提到如何「識人」的方法。除了「識人」之外,懂得如何「用人」也是一門學問。以下就唐朝吳兢的《貞觀政要》中擷取一些用人的方法供大家做參考。

一、善善能用,惡惡能去。一般我們談用人當然都是喜歡好的人才,討厭惡的人才。但是好的人才經常因為耿介、率直而不受人喜愛,而不好的人才則經常因為巧言諂媚而受到重用。如果不能以客觀的判斷,善用好的人才、排除壞的人才,那就不能算是會用人了。

二、不可未見其長,惟見其短。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長處與短處,我們用人的時候應該要能分辨清楚此人的長處與短處。不能夠因自己的喜好而產生偏見,而是應該全面的衡量這個人。讓他的長處能有所發揮,缺點能有所包容,才能讓人因才適所,發揮所長。

三、耳目外通,下無怨滯。上位者在用人的時候,應該能與下位者保持密切良好的溝通,使下情能上達,人們的意見也能毫無保留的傳達。如果上位者的耳目被蒙蔽了,不能知曉外情,那不但用不了人,還會被人所利用。

四、不可益小利而損大義。在上位者的一言一行都是在下位者揣摩、效仿的對象。在上位者不能貪圖小利而損害自己行為準則,這會讓在下位者感到難以遵循。在上位者應當以身作則、建立原則,否則那下位者就會任意妄為,難以約束。

五、公平待人。在上位者用人的時候應當不存私心,用人惟才是任。獎賞處罰的時候,不因親人而免罰,不因仇人而不賞。如果能做到大公無私,將會使人心悅誠服,也可以減少很多紛爭與衝突。

六、愛才惜才。好的人才難進易去,不好的人才易進難去。所以當組織當中有優秀的人才,管理者應該好好將他視同珍寶一般好好愛惜,才不會流失人才。

人的問題永遠是最複雜多變的,在「識人」或「用人」的時候我們都很難做到盡善盡美。當我們不能經常找到理想人才的時候,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創造出一個好的環境、好的風俗、好的文化,使我們的人才在耳濡目染下可以得到良善的影響,以孕育出優秀的人才。@*(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華民族振興會﹕告北京司法局及各界書
縣長辦公室遭搜索 林宗男:選後會向檢方報到
濱海公路燈桿遭撞斷  瑞芳警方循線急找元兇
英油庫大火延燒數日後  今可望全面被撲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