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預知健康﹖科學家稱與胚胎發育有關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嘯宇編譯)人的指紋是由手指表面交替的“脊”ridges)和“溝”(valleys)組成,其形成取決于胚胎形成的初始環境。在母親怀孕后第19周,也就是大概整個生育進程的一半時,它們就形成了。大部份器官,如胰腺也是在那時形成的。

亞特蘭大的疾病防御和控制中心的亨利卡恩( Henry Kahn)小組認為,從大拇指和小拇指紋路的差別,應該可以知道一些當時母體里嬰儿胚胎器官如胰腺的發育情況,甚至可以判知小孩出生以后是否會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在指紋研究中,看“脊”的數目是一個獲得量化信息的方法, 大的渦狀紋(Whorls) 通常有更高的“脊”數。卡恩在對569個荷蘭人的指紋研究表明,正常人大小拇指兩指之間“脊”數差是6.4﹐而糖尿病人的差距則要高得多,為8.3。

卡恩在十月份多倫多召開的生命健康和疾病發展會議中報告了他的研究結果。這項研究被認為有助于了解胚胎在母體的早期發育情況,他相信一些信號因子在影響器官生長同時,也應該影響指紋的形成。

但是,他們發現母親怀孕的季節對指紋也有影響。當時母親在冬季怀上的正常人和糖尿病人,比起在夏天怀上的人,指紋的差距小。 另外,一些人當時還未出生時,母親正處于1944年1945年的荷蘭大飢荒中,這些人指紋上季節性的差距居然消失了。因此卡恩相信,食物﹑環境因素和母親壓力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影響指紋的形成。

然而英國的心理學家約翰曼宁(John Manning)認為指紋信息過于丰富,還難以知道到是什么東西決定它們。但他也認為一些信號因子,可能在其中起作用,他同時認為應該考慮到荷而蒙的影響。(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眾院前多數黨領袖狄雷前往警局接受照像
香港世紀爭產案王德輝遺囑面臨解封
新一代掌中影音機 螢幕觸控式 愛炫比一比
台經濟部補助無鉛製程等3項科專計畫 經費2.5億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