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育解決人口老化受質疑

標籤:

【大紀元2月28日訊】多位講者昨日出席香港電台的「城市論壇」時表示,政府鼓勵生育,對解決本港人口老化問題的作用有限,傾向持保留或懷疑態度。有團體認為,若果政府制度不能配合,不但不能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反而會加重社會負擔。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上週發表鼓勵本港家庭增加生育的言論,鼓勵每個家庭由目前的平均0.92名子女提高至3名,以免人口老化對社會造成沉重經濟壓力。但出席「城市論壇」的多位講者都認為,如果以優惠政策去鼓勵生育,成效有限,因為香港年青人普遍擔心經濟、政治前途及教育等問題,因而抗拒生育。

制度不配合會適得其反

耆康會總監狄志遠擔心若果制度配合不宜,鼓勵多生育反而會加重社會負擔。他說:「並不是數字遊戲,有中產人士都很擔心住屋問題、經濟問題、社會甚至是政治問題,如果我們生多些孩子,而政府制度配合不好,教育不好、家庭教育不好的話,可能製造更多社會問題。」

觀眾席上有中學生發言,表示以往「兩個夠晒數」的宣傳口號,及父母親因經濟社會環境問題而教導的「最好不要生細路」,以至近期的「三個才夠數」等,令他們感到困惑,不知將來長大後成家立室時以何為參考。

家計會執行總監范瑩孫則強調在鼓勵生育時,需要研究人口結構和質素,主張重質不重量。
另一位出席論壇的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梁漢柱則建議政府加快審批港人內地妻子來港,以便她們照顧在港子女,有助提高人口質素。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譚耀宗建議取消以65歲為退休年齡的規定,因許多市民在65歲後仍有工作能力,應容許他們兼職,減低年輕人撫養長者的比例。

他說:「未來長者的健康狀況應該比現在還要好,經濟及教育水平都高,他們是可以繼續有發揮空間,退休後就要自己解決退休後的生活,拿著積蓄或退休保障過活,如果能夠延長退休年齡,起碼他們的工作時間加長,退休時間縮短。」他認為還要及早做好退休保障計劃,紓緩社會負擔。

有促放寬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吳靄儀則在一個電台節目上,建議特區政府准許有居港權的港人內地子女來港定居。吳靄儀表示,特區政府應該糾正因人大常委釋法後,限制不少有居港權的港人子女來港的做法。

她說,以去年來港定居的內地人士的數量較前年大幅下降30%多就可以顯示,政府當初擔心會有多達167萬人湧來香港的說法是錯誤的。她建議政府設立計分制,定出不同類別人士來港的優先次序,讓他們到來照顧年老父母,以及為香港帶來經濟動力。她認為,這是政府解決本港人口老化問題的雙贏方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新生兒數量創百年新低
日本人口老化 要靠機器人造汽車
美人口老化 打亂社會資源分配
曾蔭權:生育率下降人口老化 還需輸入專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