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因應京都議定書 水田生態有助二氧化碳減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十四日電)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天表示,水田具有生產、生態及生活等「三生」功能,對溫度緩和、二氧化碳減量及地下水涵養具有正面功效,限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生效後,維護水田生態環境極為重要。

農委會指出,台灣水田文化是因應地理、水文、氣候及土地等資源和諧利用,不斷演進發展而成的農業最佳經營模式,水田除了具備糧食生產功能外,在耕作過程中,還可涵養補注地下水源、防止地層下陷、調蓄暴雨洪水、調節微氣候、提供水鳥庇護繁殖覓食等功能,具有重要性。

  農委會並指出,水稻田休耕蓄水具有冷氣機的冷房效果,根據衛星影像分析地表溫度結果顯示,水稻田較區域平均溫度低攝氏3度,更較都會區平均溫度低攝氏7度,每公頃水稻田相當於2600部家用冷氣機冷房效果,對區域溫度調節有顯著效益。

  水稻田農委會去年補助台灣大學,在台北縣關渡平原及雲林地區水稻田進行環境微氣候因子與二氧化碳濃度量測評估,結果顯示,關渡地區每公頃水稻田每日平均可吸收二氧化碳 700公斤,相當於3200輛2000cc中型房車在市區行駛 1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顯見水稻田對吸收二氧化碳具有效果。

  農委會表示,台灣不是京都議定書締約國,但仍應重視溫室氣體減量及環境保護課題,水田具有生態環境保護功能,農委會建置水田生態入口網站( coa.water. tku.edu.tw/plan),提供水田生態資訊,希望能喚起國人重視水田生態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