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風:「跳歌」與圓圈舞

標籤:

布朗人喜歡歌舞,每逢年節總要縱聲高唱,翩翩起舞,歡樂到深夜。布朗族青年從小就要學彈各種樂器,練唱各種曲調。布朗山上的曲調分為甩、宰、索、綴四種。甩調激昂抒情;宰調歡快活潑;索調用小三弦伴奏,適合唱習俗歌曲;綴調則用於盛大舞會中的對唱,多頌揚民族的英雄歷史人物。領唱者亦常根據場面即興編增歌詞的內容。

布朗人的歌與豐富多姿的舞配合緊密,墨江一帶流行的「跳歌」就是一例。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的意思,因舞步不同有「二則歌」和「三則歌」的區別。一個村寨跳歌,經常邀請外寨的高手參加,跳歌之後還要舉行歌詠比賽,宛轉悠揚的山歌在村寨的夜空中久久絮繞迴盪。   
  
圓圈舞是布朗青年最熱衷的集體舞。跳舞時先由能歌善舞的「冒少頭」領舞,伴隨著(金芒)鑼與象腳鼓的節奏,姑娘們自動圍成一圈,邊跳邊朝逆時針方向移動腳步。舞姿輕盈而優美。一群小伙子在裡圈作虎步跳躍,他們時而分散與姑娘輕聲對唱,時而聚合臨摹動物行為舞蹈,如此反覆循環,盡情抒發心中的喜悅。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民俗民風:侗鄉的「行歌坐月」
民俗民風: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
民俗民風:尊老待客和敬火之俗
元宵節始源的傳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