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預測公司認為中國經濟明年將遇重大障礙

標籤:

【大紀元3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樊劍萍台北二日電)美國一家研究機構的報告指出,二○○六年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可能引發一些問題,導致國有企業破產、外資減少、失業失控、造成經濟成長速度嚴重減緩。也有經濟學家認為,銀行業的開放會給中國帶來很大挑戰,但這個過程將是逐步進行的,不會立即造成災難性後果。

美國之音報導,有美國民間中央情報局之稱的戰略預測公司,在最新發表的「十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東亞的經濟增長現在已經達到頂峰,今後十年將逐漸減緩。作為亞洲經濟增長一大引擎的中國,也將隨著明年銀行業的開放,而明顯放慢經濟增長的速度。

展望報告有關中國部份的負責人,地緣政治分析部主任貝克說:「明年中國的經濟肯定會遇到重大障礙。部份原因是,世界貿易組織的銀行規則要求中國開放銀行業,而中國的銀行業是處於資產不抵債務的困境。國有企業拖欠的債務金額非常龐大,國家為了維持大型國有企業,就要持續給這些企業輸血,提供資金。但是到二○○六年,這種做法是停止還是繼續,將是中國政府面臨的困難抉擇。」

貝克從事中國經濟研究十餘年,他認為,假如中國要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就必須斷絕給予國營企業輸血的做法,結果將導致許多大型國營企業倒閉,失業問題將更為嚴重。與此同時,由於銀行業的開放,中國國有銀行的帳簿也必須公開,這些銀行內部存在的各種問題,如壞帳的嚴重程度,將會就此暴露無遺,從而引發存戶對銀行的信心動搖,因此導致大量存款流往外國銀行。

貝克指出,中國銀行面臨的另外一個選擇就是,採取拖延或變相欺騙的手段限制市場開放,以獲得更多的時間進行調整。但這樣做會破壞中國的信譽,引起更多訴訟,也對中國不利。

「十年經濟展望報告」認為,美國與歐洲、日本、中國相比,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最輕,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美國經濟在未來十年的發展前景比中國更好。在中國金融業陷入重重困難之際,美國經濟增長的前景改善,必然會加速中國資金外流的勢頭。

貝克說:「中國國內生產毛額的增長將會減緩,外國直接投資也會減少。此外,資本外流的速度可能會加快。許多資金可能會以海外投資的名義出走,各種問題可能會同時爆發,因此給中國造成很大的問題。」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中國金融專家徐滇慶,對這篇報告的結論有不同的意見。徐教授過去經常強調,金融業是中國經濟的一大隱患,如果中國的經濟出現問題,一定是在銀行業。徐滇慶教授認為,明年中國銀行業開放帶來的挑戰將會逐步表現出來,但不會在短期內動搖中國的金融體系。

徐教授說:「中國金融業如果發生問題,也是由於內部原因。而內部的原因現在有三個防火牆,第一個是高儲蓄率,第二個是貨幣的不可兌換,第三個是不允許外資經營人民幣業務。這三個防火牆不會同時消失。人民幣不可兌換恐怕還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繼續下去。」

徐滇慶教授認為,由於三大防火牆不會因為銀行業開放而同時倒下,所以開放中國國有銀行帶來的衝擊不會太大。此外,自二○○○年以來,中國銀行與國營企業的關係已經發生變化。如果國營企業的舊賬不還,要申請新的貸款就非常困難。因此即使國營企業倒閉,銀行也不一定非救不可,而導致被國營企業拖垮。



相關新聞
預計今年中國煤炭短缺問題會更嚴重
台灣前國安會官員論中國經濟發展
梁京﹕地方分權--趙紫陽對中國經濟改革的貢獻
程曉農:趙紫陽後事顯紅朝末世徵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