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隨筆:五万英鎊的“含金量”

標籤:

【大紀元3月24日訊】(BBC中文网記者蘇平)帶大一個孩子,父母需要付出的代价豈止几個不眠之夜呢?

五万兩千英鎊,這是英國的育儿專家們最新計算出的從怀孕到把孩子養到5歲之間父母所需要的開銷。

這其中包括孕婦營養食品、孕婦裝、尿布、奶粉、嬰儿家具、童車、幼儿園等必要費用。但并不包括所謂的“隱性代价”,比如媽媽辭工造成收入減少、更換新車、搬家以及煤气、水電等日常開銷的增加。

家里添個小天使,父母的錢包多了個無底洞。

以至于有人慨嘆,要想早退休,就別想要孩子;一位專家還半開玩笑地警告,如果每對男女在決定要孩子之前都拿出計算器好好算一算的話,說不定人類早就滅亡了。

百万富翁?

五年五万多英鎊,平均下來一年約合一万英鎊,也就是說,相當于每天三十英鎊。

以三口之家每星期在超市購物一百英鎊計算,五万英鎊是將近五年的食品雜貨開銷;五万英鎊仍然能在英格蘭一些地方買到兩居室;五万英鎊可以支付威廉王子曾經就讀的伊頓公學三年的學費;五万英鎊可以買到兩部暫新的奔馳C CLASS豪華轎車。

最近出版的《怀孕与生育》雜志不久前作的一項名為”2005年育儿代价”的調查統計,得出了孩子從零到五歲之間需要五万兩千英鎊的數字。

這其中最大的一項三万英鎊用以支付五年之內全天制幼儿園的費用,其他則全部都是生活必需用品(請參閱右面列舉的部分例子)。

讀起來令人不寒而栗。如果你剛要喘口气說自己的孩子已經5歲了,另一項專業預測或許可以使你陡然清醒。

信用卡公司利物浦· 維多利亞去年的統計數字顯示,你的公子(或是千金)6到11歲之間還會花掉你31,000英鎊,12-18歲之間花費33,747英鎊,19-21歲之間花費30,000英鎊。

此后,孩子倒是自立了,父母也該退休了。

友人算過一筆帳,養大一個孩子、再加上送他上私校、上大學等所有的費用,總計可能需要將近三十万英鎊。如果把這筆錢用來投資的話,20年內就會增值到百万英鎊。

節衣縮食?

難怪,英國”全國家庭和育儿研究會”的賴斯女士就感慨地說,沒有几個人要孩子之前拿出計算器算算經濟賬。如果人人都這樣做的話,說不定人類早就滅亡了,因為養孩子确實是太貴了。

布萊爾貴為一國之相、太太身為大律師,養活四個孩子還可以想象,普通工薪階層,豈不需要節衣縮食?

這也正是很多年輕夫婦面臨的窘境。去年九月,美國運通卡對1000多名英國人做了一項調查發現,新生儿在第一年需要的費用平均為3650英鎊。

接受調查的人中,十分之九承認有了孩子之后不得不節衣縮食。四分之三的人被迫減少下飯館的次數、半數的人擱置了度假計划、三分之二的人減少給自己添置新衣,五分之二的人在超市買菜都要挑便宜的買。

觀念轉變?

有專家認為,造成這种”昂貴育儿”現象的一個原因是消費觀念的改變。名牌廣告的宣傳、名流人物的沖擊,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再加上隨時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信用借貸,也就更加助長了盲目消費。

另外,現在孩子的口味也和從前不一樣了。四、五歲的孩子已經知道要東西、要好東西了。父母越忙、工作生活壓力越大,越容易妥協讓步。游藝机再貴,只要花錢,至少還可以買份清靜。

現代社會給孩子提供的課外活動的机會也越來越多,鋼琴課、游泳課、足球班、夏令營,哪一樣不需要錢呢?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女性很多有了孩子之后仍然上班,長時間把孩子托給別人照管,難免帶來”負疚”感,或許希冀用昂貴的玩具、禮物減輕心中的負擔?

創造條件?

所幸的是,現在消費者的選擇也非常多。養孩子同樣也有省錢的方式,有條件可以,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不難。

比如,母乳喂養,既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健康准則,又可以省下配方奶粉的錢,并且無需加熱、無需消毒。可惜的是,在英國,母乳喂養的比例遠遠低于政府和健康專家所希望的。

嬰儿用品最貴的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很多公司賣的是牌子、是那個”wow”效應。時而wow一下未嘗不可,但普通商店東西質量同樣可以信賴。再說了,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穿的是否Baby Gap。

另外,許多嬰儿用品、玩具不過也就能用几個月,二手貨的質量通常和新的差不了許多。何不時常暗示一下已經有孩子的親戚朋友,說不定他們會借給你、送給你一些東西?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計划辦事,但是計算時最好以媽媽不回去、或者只回去上半日班的收入為基礎。因為,很多女人(包括我自己在內)沒有孩子之前信誓旦旦、孩子一生出來就不那么堅決地要求回來上班了。

說起我個人,在有孩子之前,一份工資一個人用,有孩子之后,半份工資兩個人用。曾有朋友戲言,”你的生活質量下降了半分之四百。”

但是,誰能夠給孩子燦爛的笑容估价呢?任何另外一個五万英鎊的含金量都無法与這一個五万英鎊競爭。

(2005年3月22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倫隨筆:男男女女爭奇鬥艷
英倫隨筆 細嚼慢咽享受美食人生
英倫隨筆:"自己動手"的苦与樂
英倫隨筆:「一家兩制」的酸與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