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尋悼

北京

標籤:

【大紀元4月11日訊】走出辦公樓的時候時間已經不早了,天卻還很亮。為了赶時間,我選擇坐地鐵去,那年我是极少坐地鐵的,總是步行或騎車。

西站,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我卻不知道哪年修建的。如今它的出口周圍被規划的十分平整,那個巨蛋在旁邊的圍欄里靜靜地孵化著。這种平整讓人,特別是我感到莫明的壓力。那個時候,這里應該是我們停放自行車的地方,而我那輛自行車在那個晚上以后,已經變成了履帶下的廢鐵。

穿過地下通道,接受武警的注目禮后,我終于在十几年后踏上了我曾經駐留過几十天的地方
—天安門廣場 。

北京時間下午6:30,許多人在列隊等待著降旗。我向南走,這里依舊是我熟悉的地方。一些穿著制服和沒穿制服的人們用對講机竊竊私語,几輛大客車突兀地停在那里,里面人影綽綽。十多年間,大客車已經今非昔比了。 遠遠地繞過去,圍著那著名的漢白玉建筑轉了一周,我回到了東北角。 我知道那晚我离開后,上面几經粉飾,已沒有了當日的痕跡 。但我仍然執著地想在上面找些什么,哪怕是一點點,一點點。

“請勿入內”的字牌和蜡像一樣的警衛,堅決地拒絕了我任何的想法。一位老者微微的彎著腰伏在清洁桶后,摩挲著從清洁桶里拾出的煙頭。留給老人一支駱駝,是我唯一能做的事了。

沿著博物館前一排新綠的垂柳,我离開了。向東再向北,我總覺得今天還該做些什么。

天早黑了。

遲些回家,是該打個電話的。

“我在廣場,晚些回去……”“啊……”老媽輕輕的聲音里,分明滿是惊恐,好象那天下午一樣。那天我回家的時候,一夜未睡,四處打听半日,几乎對我不再有希望的母親,開門時也是這輕輕的“啊……”。

心痛。伴隨這种感受母親老了許多,我,也不是當年20出頭的孩子了。 印象里不遠的一段路,也因為這微微的似乎已經遠去的感覺走了很久。

穿過繁華的大街,東西向一條并不很寬的街道邊停著許多“京OB”的車。 不遠處巡邏的武警還有胡同里或站或坐的人們警惕的目光提醒著我: 6號院,我今天不能進去了。

趙公,我來了。

悼 !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李家同:車票
李家同:車票 人氣 2171
組圖:教宗葬禮 波蘭舉國哀悼
原創音樂專輯《唱网天下》曲目4月20日全面公布
陳琳新歌受熱捧 制作人爆料此歌竟是陳琳搶來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