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寻悼

北京

标签:

【大纪元4月11日讯】走出办公楼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天却还很亮。为了赶时间,我选择坐地铁去,那年我是极少坐地铁的,总是步行或骑车。

西站,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我却不知道哪年修建的。如今它的出口周围被规划的十分平整,那个巨蛋在旁边的围栏里静静地孵化着。这种平整让人,特别是我感到莫明的压力。那个时候,这里应该是我们停放自行车的地方,而我那辆自行车在那个晚上以后,已经变成了履带下的废铁。

穿过地下通道,接受武警的注目礼后,我终于在十几年后踏上了我曾经驻留过几十天的地方
—天安门广场 。

北京时间下午6:30,许多人在列队等待着降旗。我向南走,这里依旧是我熟悉的地方。一些穿着制服和没穿制服的人们用对讲机窃窃私语,几辆大客车突兀地停在那里,里面人影绰绰。十多年间,大客车已经今非昔比了。 远远地绕过去,围着那著名的汉白玉建筑转了一周,我回到了东北角。 我知道那晚我离开后,上面几经粉饰,已没有了当日的痕迹 。但我仍然执着地想在上面找些什么,哪怕是一点点,一点点。

“请勿入内”的字牌和蜡像一样的警卫,坚决地拒绝了我任何的想法。一位老者微微的弯着腰伏在清洁桶后,摩挲着从清洁桶里拾出的烟头。留给老人一支骆驼,是我唯一能做的事了。

沿着博物馆前一排新绿的垂柳,我离开了。向东再向北,我总觉得今天还该做些什么。

天早黑了。

迟些回家,是该打个电话的。

“我在广场,晚些回去……”“啊……”老妈轻轻的声音里,分明满是惊恐,好象那天下午一样。那天我回家的时候,一夜未睡,四处打听半日,几乎对我不再有希望的母亲,开门时也是这轻轻的“啊……”。

心痛。伴随这种感受母亲老了许多,我,也不是当年20出头的孩子了。 印象里不远的一段路,也因为这微微的似乎已经远去的感觉走了很久。

穿过繁华的大街,东西向一条并不很宽的街道边停着许多“京OB”的车。 不远处巡逻的武警还有胡同里或站或坐的人们警惕的目光提醒着我: 6号院,我今天不能进去了。

赵公,我来了。

悼 !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李家同:车票
李家同:车票 人气 2169
组图:教宗葬礼 波兰举国哀悼
原创音乐专辑《唱网天下》曲目4月20日全面公布
陈琳新歌受热捧 制作人爆料此歌竟是陈琳抢来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