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蔣文

蔡軒瑋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已酉年清明,祭中華民國先總統、中國國民黨蔣前主席介石於台灣曰:

嗚呼!汝生於浙而葬於斯,離汝鄉萬里之遙!當時雖繫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當日汝臨終之時,猶望以三民主義光復中原,屍骨入神州之土,豈知今日全成泡影!而後人以風水之說,將葬汝骨於台灣,又豈是汝當日之志耶?更甚者有江氏一行,以國民黨之名出訪大陸,與共黨把酒言歡,全不提中華民國一詞耳!今日此文,不知祭汝,抑或祭國民黨之魂耳?

汝之一生,堅信中華民族之生路,在於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雖天命多違,致共黨以滲透鬥爭手段竊據神州,使汝黨退居東面小島台灣爾!然汝終不改其念,認共黨暴政必亡,臨終猶以「賊」相稱之!

汝九次剿匪,當時雖有東瀛外患,國內抗日聲浪風起,然汝知共黨乃中華民族禍根,堅持剿共為先。即至張氏發動西安事件,要求一致抗日,使汝違心應允。而使共黨得以苟延殘喘,終至壯大,為汝畢生之憾。咸言國內風潮所致,殊不知實乃共黨鼓吹民族主義策略之成功也!之後汝為國民黨主席之時,與共黨有兩次和談,但乃國際壓力所致,不得不為也!而兩次和談,均使共黨從中獲利!蓋共黨以和談為手段,掩飾共黨求自身生存發展之目的,汝黨早已知之甚詳!而今共黨有六十萬黨人退黨之解體危機,其推動國共和談為西安事件之現代版乎?而國民黨人咸罵張學良,今日為何爭相步上張氏之道路耳?抑或共黨推動和談乃為暗中蠶食台灣之手段,國民黨人又何必爭做吳三桂耶?

國民黨乃孫文為實現三民主義理念所創,歷經十一次革命,犧牲無數烈士生命,鮮血遍地,曰滿地紅者。所為何為?無非是為爭中華民族民主自由,曰青天白日,救中華民族免於被奴役地位。黃花崗上當日七十二烈士,若願放棄民主自由信念,與清廷和談,又豈成當時之烈士哉?烈士有靈,觀今日前往大陸以悼謁之名,實乃欲與中共進行和談之國民黨人,心中不知作何感想?

嗚呼!國民黨黨旗猶在,國民黨黨魂何存?汝靈今年入土,精神俱往矣!悲哉!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兩位前總統蔣介石和蔣經國的墓園星期一正式破土動工,預計,整個工程將在6月底完成。此外,蔣經國的庶子、國民黨立委章孝嚴正式更換姓氏為蔣孝嚴,完成了認祖歸宗的法定程序。

    *尊重中國人習俗擇看時辰*

    在台灣備受矚目的兩位前總統蔣介石和蔣經國的移靈作業在沈寂許久之後終於有了進展。星期一下午1到3點的未時,由軍方和承包廠商在台北縣五指山為兩蔣墓地舉行破土開工典禮。不過,蔣家家屬保持低調,並沒有到場。預計整個工程將在6月底完成。

    有關墓園破土時辰的選擇引發了討論。外傳古代帝王墳墓破土應該有重要顯著的天象配合,至少也必須是吉時良辰。由於近來台灣出現了春雷和地震的現象,星相專家陳裕文認為,兩蔣家屬應該是經過高人指點,看中地震之後帶來的地靈之氣。

    不過,國防部官員表示,兩蔣墓地破土開工典禮的時辰事先都和蔣家進行過討論,當然也要尊重家屬的意見。至於有沒有配合天象,軍方認為神鬼之論不可取。但是,看時辰是中國人的習俗,應該不可避免。

    *墓園規劃注重風水*

    此外,墓園的規劃也特別考慮到風水設計,兩蔣墓園地理位置是左青龍、右白虎,希望能庇佑蔣家後代子孫。墓園後方建有高牆,是風水中的玄龜屏障,象徵國力穩如泰山。圓弧型的圍牆上將會有青天白日國徽,象徵日出東升,國運昌隆,而未來蔣宋美齡以及蔣方良女士也都將一同移靈到這個墓園。

    *蔣經國庶子正式改姓蔣*

    有關蔣家的消息,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事情是,蔣經國的庶子、現任國民黨立委的章孝嚴日前已正式更換姓氏為蔣孝嚴,完成認祖歸宗的法定程序。他坦承,蔣方良女士在世的時候,為了尊重她的感受,所以一直沒有改姓。

    他說:“我想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這件事情,事實上,我也和蔣家好多位親屬都商量過,他們也認為這是一件滿好的事情,我覺得是一件對的事情。”

    蔣孝嚴還表示,他的子女未來也都會改姓蔣。不過,他也強調,這是家裡的事,不願對外張揚。面對外界質疑他改姓的時間是否和有意角逐台北市長有關,蔣孝嚴則表示,完全與政治無關。

    蔣孝嚴在兩年多前已經將身分證上的父母欄改為蔣經國和章亞若。他表示,將在4月清明節的時候到中國大陸廣西桂林掃墓,向母親章亞若報告他已完成認祖歸宗。

  • 從1624年起到1945年止的300多年當中,臺灣人民獨力對抗了數個外來政權。由於他們當中的多數是漢人的的後裔,在二戰之後,他們熱烈地歡迎漢人的祖國──中華民國──來台接收。但是,蔣介石派來臺灣的行政長官,從一開始就證明了自己是個比日本帝國派來的臺灣總督更加無能、惡劣的統治者。以至於僅僅1年又4個月的統治,就引發全台民眾蜂起追求地方自治的鬥爭。為了對付“2.28”事件,中華民國政府也毫不客氣地派來重兵屠殺清鄉,讓臺灣人民熱烈歡迎過來的這個祖國政府,頓時變成了以白色恐怖在其後蹂躪臺灣人民半個紀的外來政權。
  • 對張學良《西安事變》的評價,始終離不開抗日戰爭及當時的中國社會實際情況。我們先看看中共的偽史觀怎麼說的:張學良的《西安事變》促成了國共聯合抗日,迫使蔣介石停止內戰,槍口對外,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揭開了歷史的新篇章。好一個“民族英雄”的說詞。我們不能再以一黨之私,只依中共的歷史觀來看待歷史,評價歷史人物,而要以歷史的實際與真實,客觀看待與評說。
  • 我的名字是王能祥。我是一個註冊會計師。我用了四十年的時間為台灣促進自由民主。現在統治台灣四十年的蔣介石獨裁已經完結,台灣成為了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然而,中國,台灣的近鄰,仍然是一個共產集權國家,一种比獨裁更糟糕的政治形式。中國共產政治集團已經掌權超過55年,用任何標准衡量,這時間都是太長了。
  • 自從小時侯中了主義的邪,對各種理論不僅再沒弄通過,也漸漸失去興趣。雖然讀書沒斷過,但水準永遠上不去,總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都達不到。胡適是近代鼎鼎大名的思想家,是新文化啟蒙運動的主帥,關於他的思想學問的書有很多,讀了些,也不太懂,更不敢妄談。但對這個人印像很深,倒不是他的才學,那些不大懂,而是對他的為人,慢慢形成這樣概念,這個人的人品了不起,三十年代“我的朋友胡適之”成了文人中的流行語,以至林語堂曾在文章中,幽默的拿這開起玩笑。在胡適逝世後,蔣介石題的“德學俱隆”還是得到了人們首肯。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