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金盾工程

人氣 19
標籤:

【大紀元5月3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何山報導)中國的憲法定明保障個人的尊嚴、保障個人的通訊自由不受侵犯,大陸的法律學者認為,憲法第38條、第40條是保護個人私隱(或者隱私)的起點。2002年8月1日,當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信息產業部頒布的《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實施的時候,大陸的律師、學者、自由撰稿人、網站站長、甚至國家機關工工作人員,就發起網上示威,質疑“規定”違憲。不過,抗議還歸抗議,發起人杜導斌被判三年,罪名是在互聯網上發表《論顛覆政府是合法的》等二十六篇文章,“採取誹謗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目前,《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已經實施接近3年,大陸官方管制網上言論的辦法有:直接查封網站、在論壇上設立審查機制、過濾敏感字詞、言論先審查後刊登,電子告佈板(即BBS)要實名註冊。北京大學的一塌糊塗、清華大學的水木清華站,正轉向只對國內的IP開放,港台、海外的華人以後再難進入。而網管幕後主角是中國“金盾工程”(Golden Shield),過去的長城防火牆(Great Fire Wall)因應網絡科技的發展,已經不管用了。

根據大陸已經公開的資訊,“金盾工程”是大陸“三金工程”之一,其餘兩金是“金稅工程”和“金卡工程”,由航太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是中國資訊高速公路的重要部分。 “金卡工程”鎖定中國二代電子居民身份證,“金稅工程”即是專打偷稅漏稅,而“金盾工程”則鎖定在互聯網監控,要每一台上網電腦都有只一個身份。

中國公安部門早前就規定,“每個業務處配一個IP地址段,超出範圍就不能上網,自己的機器無法改用他人的地址。要杜絕通過修改IP地址,違規上外網或傳遞保密文件。而為防“黑客”入侵,公安部對連接在公安網上的電腦,如上外網進行嚴格處罰。

專家說,金盾工程是要令每台上網的電腦有一個獨立身份,IP地址就是電腦的身份證,以後用家去過哪裡、訪問過哪些網站、在哪裡發表過文章、接收過甚麼訊息、傳遞了甚麼訊息,都會留下網絡腳印,行蹤一目了然。

美國動態網的專家夏比爾對本台說:“如果是在中國大陸的那些論壇裡面發帖子,是很危險的,因為這種危險性來自於,如果不用特殊技術的話,你的IP會被那邊的網絡管理員記下來,這樣他以後就會查到這個貼子,是這個IP去發的。”

不過,模糊了用戶的網絡身份,即IP地址,網管當局就要與大陸的網民玩貓捉老鼠的遊樂。專家說,目前大陸不少的網民就是用動態網(https://dongtaiwang.com/)、無界網絡(http://www.wujie.net/)、自由網(http://freenet-china.org/)、花園網(http://gardennetworks.com/)來破解網絡的封鎖。

美國動態網的專家夏比爾繼續說﹕“這些技術都是很安全的,用我們的這些技術,你只是在網絡上看,你看的是通過我們管理的這些網絡,大陸的這些網絡監控,就不知道是你的IP在看這些網站。”

目前,大陸的公安要求每台電腦安裝專門的管理軟件,配置固定的IP位址。在網吧中,並要求對上網客戶端進行分級掃描,主機電腦硬盤要表列所有電腦的運行情況。但是,官方的媒體也承認,國內“缺少一個統一網絡管理平臺”、“各級網絡之間無法實現共用數據”、“主要設備運行不能集中實時監控”、“各類網絡基礎資訊採集不全,IP位址缺乏統一管理。

美國動態網的專家夏比爾說﹕“技術上,他如果想找,根據IP的話,他可以找到這個人在哪,但是問題是,我問的訊息是加密的,他(網管)不知道要找誰。他們辦法找出到底誰在用這些工具。”

統計顯示,大陸的網民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長,2004年中國就有8700萬網民,預計今年的7月會達到1億1000萬,2006年7月將接近1億4200萬。2004年網絡用戶的人數已是全球的十份之一。

如此龐大的數據庫,官方可以管理嗎?

目前,根據官方的追蹤軟件,只有輸入大陸民眾的身份證號碼,就能知到身份證發自何方,引進到商業用的追蹤軟件有全庫網(http://www.123cha.com),可以透過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IP地址追蹤位置。記者用大陸的全庫網,可以追尋出本台的網站就注冊在美國。

但是,破解金盾工程的四大網站:動態網、無界網絡、自由網、花園網則是顯示“無效域名或地址”。不過,專家說,大陸網民在使用這些破解軟件的時候,也要小心。不要在服務器設在國內的論壇上留言,登陸設在海外的網站則比較安全,發送資料也要加密。

記者問:現在看來,看網站還安全,但要留言的話,就非常危險的? 夏比爾:留言就不要直接在大陸的論壇的上,這些要小心,但如果透過這些技術不一樣,對技術不了解的朋友,盡量不要做,你如果對技術有一定的了解,是有幫助的。

專家估計,大陸網管當局為加強互聯網監控,2002年添置的儀器就價值2億美元,令美國國內10%的網頁無法登錄。而網管在即時通訊軟件上,也加入了黑名單,中國國家領導人及其子女榜上有名,要發送討論不被接納。國內QQ網上被禁的詞彙就有上千個,如暴動、高幹子第、自墳、河殤、疆獨、藏獨、迪裡夏提、地下教會等等。

不過,電腦還是電腦,專家說,對敏感的詞彙加修飾,或者將黑名單上的詞彙變成16進制碼,就可以過關。簡單的說,就是創造一些人腦看得懂,電腦看不懂的代名詞。例如“六四事件”,可以寫成是“5加1,2加2事件”等等。

夏比爾說﹕“你剛才說的是最主要一種技術了,因為所有技術必竟是機器做出來的,他不如人腦的靈活,雖然像論壇和QQ有一個很長的黑名單,但要溝通的話,是可以繞過的。”

目前,海外正開發一套叫“自由網”的軟件,被喻為保護私隱的第三代,軟件免費公開,一般的PC或UNIX電腦只要支援JAVA都能運行。網路上的所有參與者,每一部電腦都是伺服器,同時又是用戶。用戶越多,伺服器也就變得越多,資訊並在全世界無數、不確定的伺服器中暫時儲存,網址(IP)和終端口(Port)是不斷變化著的,數據採用高級加密,傳輸資料的第三者無法知嘵。訊息分散、多次存放,具體一份資料的位置可以做到無人知嘵的。

自由網起源於1997年,由英國愛丁堡大學資訊學部的克拉克(Ian Clarke)發起,由眾多的發燒友開發,宗旨是做到可以通過自由網匿名發送任何資料、匿名流覽、匿名下載,完全保護隱私。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翻譯錯誤引發全球外匯市場一日瘋狂
中國互聯網上網人數已達9880萬
便宜靈巧多功能的家用網路電話
加擬改善退伍軍人福利 互聯網交易引發藥物短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