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產配置蔚風潮 組合型基金躍主流

標籤:

【大紀元6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治平台北二十五日電)近來全球資產配置蔚為投資風潮,帶動組合型基金狂銷熱賣,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投信已成立、募集中與送件中的組合型基金募集金額上限總和為新台幣1060億元,不僅為各類型基金之冠,更超越去年全年組合型基金募集上限總額990億元。

隨著台灣理財活動愈趨盛行,加上海外資產配置觀念成形,單純的單一投資商品早已無法滿足投資人的需求,組合型基金因而趁勢崛起,成為今年以來基金市場的當紅炸子雞。

從台灣投信組合型基金的演進過程來看,第一代組合基金主要是以台灣投信基金為投資標的,第二代組合基金則開放可同時投資投信基金及核備海外基金。一開始,第二代組合基金多以「股債平衡投資」為主軸,後來漸漸發展出「債券投資」與「多資產投資」的型態。

在組合式基金中,基金銷售量頗為亮麗的保德信全球平衡組合基金經理人陳俊男表示,以股債平衡為主軸的投資觀念確實是市場的投資主流。

受升息趨勢影響,債券等固定收益商品遭到投資人冷落,事實上,固定收益商品定期會有利息收入挹注,波動幅度通常會比股票來得相對安定,是維持投資穩定度不能缺少的安全氣囊,因此股票債券不偏廢,資產組合才會完整。

陳俊男指出,今年有油價飆漲的重大經濟變數,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風險承受度低、投資態度較保守、進行退休理財規劃等非積極型投資人,現階段以追求投資收益穩健成長為上策,投資資產仍應以固定收益商品為主,可採取股、債成三、七比例佈局。

但隨著股債平衡投資的金融商品市場逐漸飽和後,台灣投信公司為了吸引投資大眾的注意,莫不挖空心思,絞盡腦汁研究新的金融商品,多資產投資型態的投資商品因而得以問市,組合式基金熱度也可維持不墬。今年以來,相繼有群益、復華、寶來、大眾等多家投信紛紛納入另類型資產如房地產、能源、原物料等資產,開始以「多資產」作為訴求。

至於多資產投資的優點為何?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陳正芳一針見血的指出,如果希望買一檔基金就搞定全球資產配置,多資產組合基金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多資產投資最大的優點在於一次購足全球各類資產,讓投資人不需為了全球資產配置而傷腦筋。

另外,目前多數組合型基金以投信基金與已核備境外基金為主要投資標的,但是受限於這些基金能夠涵蓋的資產類型有限,所以多資產組合基金常常會加入ETF的投資,來加強資產的多樣化,交易成本也相對較低。

以多重資產投資概念作為訴求的新商品,雖然已經成為市場的發燒商品,但投資人在面對新產品時,確實仍存有許多疑問,其實多重資產投資概念在國外運作良好,而台灣投信公司引進相關概念後,所研發出的金融商品,可望成為投資人全球佈局的核心基金,並為投資人多增加另一項新的選擇。

相關新聞
台張俊雄呼籲海協會早日恢復對話
南方共同市場元首峰會決議成立抗貧基金
教師會批台南縣教師核退率  全國倒數第一
中美基金匡列20億元 推動都市更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